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黔西县水西街道石园社区: 扶贫车间解民忧 种植销售不用愁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0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黔西县水西街道石园社区引进黔西县益民特需红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粱烘干厂,通过采取“三送一包、五统一、五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推广,解决了群众收割难、晾晒脱水难、存储难的问题,更积极吸纳附近老百姓进入车间就业,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了高粱种植销售问题,以及就业问题。

来到水西街道石园社区,五星红旗在寒风中飘扬,十多个群众,早早就来到黔西县益民特需红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粱烘干厂)门口,等待着合作社的扶贫车间发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我是黔西县谷里镇兴民一组的人,在龙潭河高粱厂里面来打高粱,100块钱一天,老板车接车送,供吃,3000块一个月,比在外面打工条件更好,还可以照顾到家里。”村民阮祥仙兴奋的说。

进入扶贫车间,工人将脱穗后的高粱,从进料口进入,到除杂筛、烘干塔、精选机,最后从除尘筛出来后,高粱从输送带上输送出来以后就是高粱成品,地上堆起了一座座红色的小山,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水西街道石园社区的扶贫车间在7月期间开始修建,9月就开始投入使用,总共投资1230多万,主要功能是原材料烘干、初级精选、去壳加工、储存、包装外运,为各酒厂客户酿酒提供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公司通过大量收购高粱进行加工,切实解决了群众收割难、晾晒脱水难、存储难的问题。扶贫车间工人最多的时候达到200余人,平时固定的工人有30多个,每个月开支出去的工钱及其他费用20余万。在2019年期间,收入高粱高达七千多吨,经过车间加工以后的成品高粱将全部销往茅台镇。

“自该厂开始运作后,我石园社区的八十户精准贫困户不出家门就可以务工增加收入,也让我们种植高粱的农户吃下定心丸,同时,也让我们农业产业结构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石园社区支书代厚明说。

“这个高粱加工厂目前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固定的老百姓在里面上班的有30多个,临时的也有200多人,每一天我们为老百姓发的临时的工资是100块钱一天,固定的是4000块钱一个月。”黔西县益民特需合作社负责人王杰介绍到。

据悉,黔西县益民特需合作社在2020年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20万亩高粱种植购销合同。还将继续配套增加建设三个大型的红高粱加工厂,达到日处理量1000吨,为高粱种植保驾护航。

“公司将采取‘三送一包、五统一、五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推广”,黔西县益民特需合作社负责人王杰这样说到。

扶贫车间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党和政府的优质服务,激励公司企业放心干,让高粱扶贫车间链接起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商家客户,解决了种植销售难题,不仅让群众务工有着落、致富有希望,还让高粱种植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逐步做强做大。

内容时间:2019-12-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