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杨寨村:搬迁群众“出山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6  编辑:陈亚丰

眼前是一座高高的大山,山上广植青岗树,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杂树野草。

这座大山就是晴隆县长流乡杨寨村长箐寨的长箐山。山上居住的11户村民已搬迁10户,只有1户迟迟不愿搬迁。如此荒僻的大山,闭塞的交通环境,寨邻们都搬走了,这1户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愿搬离呢?带着疑问和好奇,记者一行决定前去看个所以然。

好高的大山,好长的山路!记者一行步步爬坡,一路停停走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山顶的进寨入口处。

目光所及,可看到寨中散落的五六幢陈旧的民居。时值阳春三月,虽然桃花、李花竞相绽放,却掩藏不住山寨的冷清和寂寞。

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见到了寨中唯一不愿搬迁的贫困户张光祥一家。

张光祥年已八旬的老父亲独自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茅草房里,老人已卧病在床。问起老人为啥子不和子女同住时,张光祥说,老人说年纪大了,想清静,不想和子女们住。尽管如此,老人居住环境的破败和孤独,让记者真切感受到搬离如此贫瘠的大山,是这般的必要和必需!

在张光祥和其妻及两个儿子居住的依然是陈旧的几间平房前的土院坝里,乡村干部和张光祥围座一起,继续做他的搬迁动员工作。

尽管乡村干部磨破了嘴皮,说尽了搬迁后的诸般好处,可张光祥还是那句话:目前还不想搬。

记者插话说:“你家现在这种境况,还是搬迁的好。再说,整座山上,就你一家住着,难道就不怕吗?”

张光祥回答说,他从小就喜欢大牲畜,比如大牛、大马之类的,家里还养有不少的鸡几条狗,搬到城里去,牛马鸡狗这些都不好养了,不习惯得。

虽说是无功而返,随行的乡党委副书记郑榜祥、村支书刘胜雄说,张光祥的思想还是转不过弯来,但干部们还会继续做他的思想工作,直到他解开思想疙瘩,同意搬迁为止。

说到长箐寨生存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有二个细节让记者印象深刻。

细节一:那大约还是2015年前。春节期间,寨中外出打工人员返回家中,手机没电了,因寨中供电极少正常,无法充电,而手机又是现代人须臾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于是,只得从山上费气八力来到山脚邻近的寨子充电。来回一趟着实不易。

细节二:寨中生存条件差,村民们生活艰苦,家里的孩子很多是十三四岁才读小学一年级,而且要步行到邻近的普安县就读。由于怕小自已六七岁的同学笑话,这些孩子读着读着就不愿上学了,辍学后纷纷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其中一个叫张军的14岁孩子,这个年纪才上一年级,可学习很努力,只是,家里的经济条件确实太困难,这叫前来该村开展工作的乡党委书记李秀松很是心酸。经过联系,浙江的爱心人士自愿资助张军上学。当爱心人士离开张军家里,张军的父母给恩人双膝跪下,因为他们深知,读书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才能走出这贫穷的大山。

从山上归来后,乡党委副书记郑榜祥、村支书刘胜雄一行顾不上休息,立即在村党员活动室召集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民代表共商会,共话搬迁事宜。

共商会上,郑榜祥向村民代表们细说搬迁政策、搬迁的种种好处,听取村民代表的真实想法和意愿,以便搬迁动员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的放矢。

子女远在外地的杨寨村未搬迁村民李柳兰在会上说:“年轻人说他搬不搬,我还不是认不得,我也认不得他们年轻人的想法。我一个老人,搬去做哪样?快七十岁了,我一个老人搬去吃哪样嘛。”

已搬迁到兴义洒金安置点、享受到搬迁实惠的村民杨中南却说:“我家一家子,包括我老爹老妈,五口人全部搬到兴义去了。我很清楚搬迁的好政策,不但搬,对周边不愿意搬的,我打电话给他们家中的年轻人,我说你们在外边见过世面,有这样的好政策,你还不愿意搬? 过年时,我把好多年轻人都喊回来,去做家里老人的工作,现在几乎大部分都搬了。”

采访中,记者巧遇县交通运输局派驻杨寨村的驻村干部刘事佳。今年二十出头、家住兴义的刘事佳介绍,他是2017年12月份由局里抽调到杨寨驻村的,驻村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刚开始来杨寨,因为路途遥远,心情还是有些失落。但是当地淳朴的乡风民俗,乡村领导对驻村干部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有如大家庭一样,让他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里,充满激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

刘事佳说:“在对村民们开展搬迁动员工作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先把相关政策读透了,再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跟老百姓宣讲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比如说易地扶贫搬迁,还有因户施策、养猪养牛有补贴等等,鼓励老百姓通过这些政策的扶持,促使他们早日脱贫,最终实现全国脱贫攻坚的目标。”

说到搬迁动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刘事佳认为,一是语言上的障碍,当地村民说的方言与外来干部在语言交流上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慢慢磨合,也就好了。其次是思想上,村民们长期在这里生活,存在故土难离的思想,认为搬到新的环境会不适应,或者说担心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事干,而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是很愿意搬的。这些老人们的思想就需要我们干部去慢慢给他们解读,还要告诉他们党和政府不仅要帮他们搬出去,还要在新家园把他们照顾好,通过一系列政策让他们不仅搬得出,还要能发展、能致富。

刘事佳感言:“古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动员搬迁,让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这些老百姓、贫困户,让他们在国家已建好的千万间房子里去住,去过上新的幸福生活。这也是我们年轻人实现理想的一个最好方式。”

目前,杨寨村在长流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建了4个决战分队。分别由乡班子成员带队,每个决战分队都有1个考核机制,有1个攻坚方案。按照乡里的日调度、周督察、旬研判、月通报的要求,对4个攻坚点进行工作监督、督察和检查,确保按时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乡党委副书记、包村干部郑榜祥表示:“第一,我们以全县百日大会战为契机,在杨寨村4个攻坚点继续发力,继续攻坚。第二,由4个攻坚组的组长,带领我们的村支两委成员,奔赴全国各省市贫困户务工的地点,对他们开展好动员搬迁共商会,宣传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叫他们尽快回来,尽快搬迁。”

据了解,杨寨村,仅一个村人口就多达6375人,比三宝整乡的人口还多,人均耕地却不足0.5亩,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失为摆脱贫困,让村民们尽快脱贫的良策。经过乡村干部、驻村人员等的合力攻坚、辛苦付出,到三月中旬止,杨寨村已经搬迁601人,分别搬往兴义市和晴隆县城。全乡第二批搬迁任务4612人,杨寨村主动承担1000人,现已完成自愿搬迁签约243户,1291人(其中贫困户102户,460人),实际搬迁意愿强烈的205户,1031人。

到记者发稿时止,整个杨寨村的人房对接和实际搬迁入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全力推进中。

村情小档案:

杨寨村隶属晴隆县长流乡,距乡政府8.5公里,距县城112.5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寨。全村国土面积12.73平方公里,总人口1658户6375人,居住汉族、苗族、布依族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9%。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8户2681人,2018年脱贫97户462人,未脱贫人口352户1211人,贫困发生率为18.99%。

采访手记:

在对杨寨村的采访中,让记者难以忘怀的是,咱们的基层干职工,为了让“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村民们搬离穷困的大山,他们坚守一线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无悔付出。回首往事,我们的干部会说,在这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我们参与过,努力过,奋斗过,当村民们勇敢迈出搬迁第一步,在新家园过上更好的新生活时,所有的付出,值得!

内容时间:2019-03-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