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安顺:大扶贫带来大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编辑:崔月

四月的大地,满目青翠。紫云自治县坝羊乡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硬化观光道、采茶、制茶、卖茶……“人均1亩茶”的产业规模,正在改变着该乡的贫困面貌,干部群众“同心建茶乡,一起奔小康”,努力把茶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坝羊乡新貌是安顺市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生动体现。自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安顺市普定县和2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按照2736元扶贫标准,全市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1.76万人。

  “贫困面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民群众缺乏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市扶贫办主任胡震对农村贫困如是概括。胡震告诉记者,为着力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安顺市把扶贫攻坚重点工程作为主抓手,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以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全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谁来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安顺属于国家规划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繁复交织,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大格局,才能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

  在紫云坝羊乡,为举全乡之力打造“生态茶叶之乡”,该乡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室)、驻村干部及村支两委等各方力量,建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省、市茶科所有关专家作为顾问,对茶叶产业队伍、种茶大户进行培训和指导,积极引进社会企业入乡打造茶叶产业示范基地,并投入各类扶贫款项近1000万元。政府和社会力量同时发力的大扶贫格局,让坝羊乡在短短的几年间变成了“坡坡生态茶,村村合作社,村村有集体经济”的茶叶专业乡。

  为有效构建大扶贫格局,安顺市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目前,六个县(区)除平坝县扶贫办没有单列外,其他五个县区扶贫办都列为县(区)政府工作部门。全市82个乡镇(街道)扶贫工作站均已挂牌在“农业服务中心”,并明确3至5人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在资金投入上,2011至2014年,全市共计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青岛对口帮扶资金10.78亿元,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生态移民、雨露计划培训、扶贫贴息等各项资金9.96亿元。今年,目前共争取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357.7万元,青岛对口帮扶资金计划3000万元。2012至2015年,紫云、关岭、普定、镇宁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相继纳入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

  同时,安顺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政策,做好定点扶贫、党建扶贫和社会扶贫工作,有效组织、推进省直、市直党建扶贫工作,以构建“大扶贫”为着眼点,积极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怎样扶贫:特色产业推动

  如今的紫云自治县火花乡,依托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近8000元,“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的规划蓝图正在一天天成为现实。

  然而在10年前,火花乡农民年人均收入仅为1250元,“火花田坝一大怪,背起大米换蔬菜”成为该乡经济结构单一的标签。

  火花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当地人民群众摆脱贫困,是安顺市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成功典范。在全省扶贫开发强力打造的十个重点产业中,安顺市2011至2014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86亿元,初步形成了蔬菜、中药材、乡村旅游、精品水果等产业特色优势扶贫主体产业格局。紫云自治县火花乡蔬菜、坝羊乡茶叶、达帮乡葡萄,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李子等乡级扶贫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动发展,农民减贫增收取得实效。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800万元建设的紫云自治县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普定县循环农业(扶贫)示范园区、关岭自治县顶云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园区三个园区,示范效果明显,初步发挥效益。

  作为一类贫困乡的普定县猴场乡,抢抓省总工会集团帮扶的机遇,制定出“一二三”发展思路(即紧扣“贫困户增收”一个核心;围绕“完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重点;破解“美丽乡村,小城镇建设,旅游发展”三个难题),按照“产业规模化、扶贫精准化”的发展要求,整合部门资金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使全乡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集团帮扶、整合资金、整乡推进的“猴场扶贫新模式”。

  扶谁的贫:精准到村到户

  “对于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安顺市拟用三年扶贫攻坚期和三年巩固提高期完成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战争。”胡震告诉记者。

  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场坝村村民陈永忠作为精准扶贫户,2014年顺利得到该镇第一批100户绿壳蛋鸡项目扶持,村支两委还为他申请核桃和李子种植。

  这种到村到户的产业化扶贫,是安顺市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2014年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全市共识别录入6个县(区)、53个贫困乡镇、569个贫困村、22.95万户、70.09万人扶贫对象。

  紫云自治县达帮乡关坪村烂坝组村民60多岁的罗吉周与两个儿子一起,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把自家的80亩荒山变成了葡萄园。而在2013年以前,罗老伯一大家子过着的还是“祖孙三代人守着荒坡,种一年庄稼只够吃半年”的穷日子。山高坡陡路不通的关坪村坡汉组、烂坝组种葡萄,这是挂任该村“第一书记”的紫云自治县科技局局长陆奎洪大力推广的结果,他采取“规模种植+庭院经济”的模式,发动关坪村种植紫葡萄600多亩。

  陆奎洪仅仅是安顺市10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其中的一员。去年,安顺市同步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与“万名干部连户帮促”活动,全市共派出1007名领导干部担任10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共派出1007个同步小康工作队、4775人工作队员对全市1007个行政村进行帮扶,全市19737名党员干部与24454户农户(74945人)结成帮扶对子。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国家扶贫战略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扶贫开发阶段目标,安顺市将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发力,有序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县、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贫困村出列,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加,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贫困地区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胡震最后告诉记者。

  安顺市是贵州省乃至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目前4个贫困县、53个贫困乡镇中还有3个贫困县和27个贫困乡镇未实现“减贫摘帽”,还有569个贫困村、44万贫困人口(预计数)。要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扶贫工作没有终点,需要以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安顺,扶贫攻坚正当时。


内容时间:2015-04-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