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赫章县夯实主导产业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6  编辑:曹亮亮

2021年,赫章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工作部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大力推进特色山地现代化农业发展,巩固蔬菜、中药材、生态畜禽和经果林“四大产业体系”成果,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同时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蔬菜产业。全年计划种植蔬菜31万亩(其中辣椒7万亩、其他蔬菜24万亩),目前完成种植蔬菜28.82万亩(其中辣椒7.23万亩、其他蔬菜21.59万亩),产量40.5万吨(其中辣椒9.13万吨、其他蔬菜31.37万吨),产值10.25亿元(其中辣椒2.94亿元、其他蔬菜7.31亿元);计划种植食用菌5000万棒,目前完成种植食用菌3889万棒,产量2.37万吨,产值2.12亿元。

二是中药材产业。全年计划种植中药材14万亩(其中半夏3万亩、天麻1.5万亩、其他中药材9.5万亩)。目前,完成种植13.98万亩(其中半夏3.5万亩、天麻1.75万亩、其他中药材8.73万亩),实现中药材产量1.05万吨,产值2.46亿元。

三是生态畜牧产业。计划全年存栏生猪32万头、家禽762万羽、牛9.5万头、羊17.5万只。目前,全县存栏生猪30.89万头,出栏27.35万头,猪肉产量2.5984万吨,产值12.31亿元;家禽存栏560.13万羽(其中蛋鸡存栏462.13万羽),出栏家禽268.46万羽,出售青年蛋鸡236.47万羽,禽肉产量4617.57吨,产蛋1.26万吨,产值4.3978亿元;牛存栏9.97万头,出栏2.98万头,牛肉产量3919吨,产值3.52亿元;羊存栏16.85万只,出栏10.22万只,羊肉产量1590.72吨,产值1.65亿元。

四是经果林产业。累计种植核桃113万亩(其中挂果32万亩),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1万亩、核桃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基地0.71万亩。目前,核桃坚果产量3.84万吨,核桃坚果产值15亿元,加工业产值5亿元;巩固提升樱桃、苹果等精品水果13.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8.58万亩,目前实现产量6.74万吨,产值5.84亿元。

五是林下经济。规划利用森林面积41.2724万亩,大力发展林禽、林蜂、林药、林蔬等林下经济,预计年底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1577亿元。目前已完成利用森林面积41.2724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0.8642万亩、林下养殖15.8343万亩,林产品采集加工10.9714万亩,森林景观利用3.6025万亩;建成平山林下天麻、水塘林下大黄、辅处林下头花蓼、六曲河林下可乐猪4个县级林下经济示范点,规模2000亩;同时各乡(镇、街道)分别打造不低于200亩的乡级林下经济示范点2个;截止目前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92亿元。

六是粮食安全和秋冬种。2021年上级下达赫章粮食种植任务145万亩,粮食产量达21万吨以上。目前,已完成豆类、水稻、马铃薯、玉米等粮食种植146.6万亩,粮食产量达28.41万亩。根据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我县结合实际,抢抓秋冬种植关键时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因地制宜推进蔬菜、中药材、绿肥、荞麦、小麦等秋冬季作物种植。目前已印发了《赫章县2021年秋冬季种植工作方案》,10月11日召开了赫章县秋冬种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对秋冬种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21年秋冬季,全县计划完成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15万亩,其中经济作物21.65万亩、粮食作物31.5万亩。目前完成已完成种植31.37万亩,其中荞麦14.57万亩,蔬菜6.79万亩,绿肥7.85万亩,青饲料1.05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县耕地面积160.23万亩,但6度以下耕地面积仅为17.7万亩,6-15度以下耕地面积40.04万亩,坝区耕地面积仅为1.5万亩,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难度大;半夏、核桃、樱桃、可乐猪等虽已获得地理标识认证,但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弱,附加值低。二是农业主体引领不强。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7家,但由于部分企业投入不足,带动农户发展能力不强;有的乡镇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股份合作社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局面。三是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目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409名,其中正高职称农技人员1名,副高职称技术人员36名,高级职称人才紧缺。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较为普遍,关键农时缺人手、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地力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冷链冷库等项目建设;推广适宜山地特色的农业新机具和农机新技术,力争全年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42%以上。二是持续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科特派”、“土专家”、“田秀才”等技术人才,培训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07人。三是持续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紧盯北京、上海、沈阳等重要目标市场,加大与对口城市广州番禺区政府部门对接力度,建立长期稳定供货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快扶植一批流通企业和农村经济队伍,利用益农社、电商等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四是持续推进秋冬种工作。充分利用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制作宣传标语等手段,加大秋冬种宣传力度,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秋冬种工作中,迅速掀起秋冬种热潮。组织群众及时对未采收农作物进行抢收,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并及时清除农作物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确保田园清洁。


内容时间:2022-01-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