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贵定县思想扶贫清风吹走边远村寨贫困“雾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编辑:崔月

“我们这里的干净不是吹出来的”,这是贵州省贵定县云雾镇燕子岩村村民祝来君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的一句话。

  言者无意,纯朴的村民应该不会在类比有的地方环境净化要靠“吹”,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身临其境能感知,这里的干净不是靠自然风吹的,也不是说大话吹的。

  但是,贵定县如今普遍的边远村寨洁净、贫困村民上进,倒还真是离不开“吹”——一股思想扶贫的清风吹拂。

  边远常常意味着落后。因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于是边远村寨成为贫困发生的“重灾区”。为让边远不再落后,贵定县开启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走最边远村寨,看最真实的贫困,想最硬朗措施,鼓最强劲志气。

  好家训带出好寨风 

  宝山街道竹坪村在推进思想扶贫过程中,借助上寨组历来注重家风家训教育的传统,积极引导农户亮出家风家训,以好家风带出好寨风,助力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入席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这是村民赵正权家厨房门上的对联。“告诫子孙不要沉迷喝酒,喝醉就做不了活路,一年就白干了,何谈赚钱。”赵正权说,这副对联是送给四个外出务工的子女,告诉他们要走正路、务正业。

  在上寨组,大部分村民都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听说村里要规划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村民赵光简不仅捐出有近300年历史的老屋,还把家里的农耕器具全部捐出来。农耕文化馆建立半年,就有省内外千余名游客前来参观,增强了全寨村民发展旅游的信心。

  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刘大车文化水平不高,说起脱贫政策扶贫项目时,却能娓娓道来。因为村里举行的农民夜校、院坝会、宣讲会,他从不缺席。

  潜移默化间,许多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以思想为先导,竹坪村积极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已发展刺梨产业700余亩、板栗产业485亩、食用菌种植约23900棒、精品水果(连心 果、车厘子、蟠桃)145亩。其中,精品水果种植采取“公司+村集体+ 贫困户”的运营模式,覆盖贫困户133户449人。

  驻村第一书记黄俊月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竹坪产业将以种养殖业和旅游业为主,发展“农旅一体化”。目前,全村的沿河步道、村级活动广场、农耕文化陈列馆、家风家教家训传承室等已建设完毕。果林长起来后,竹坪村将形成到竹坪村赏花摘果,了解家风家教家训、农耕文化,感受乡土风情的旅游态势,村民不用出远门打工,就近到水果基地务工,在家开农家乐、办民宿等都可增收致富。

 燕子岩村民的思想裂变  

  云雾镇燕子岩村,这里山好水好的环境、地理优势,几度引投资者的目光,却因群众思想不统一,投资项目纷纷夭折,以至于成为村集体经济为负数的县级深度贫困村。

  2013年,一家做旅游的企业来到燕子岩村,准备投资2000多万,流转200亩土地发展农旅一体的产业链。刚开始,村民都答应流转土地,支持企业发展农旅项目,结果到插秧的季节,这些村民反悔了,纷纷在自家稻田里种上秧苗。

  像这样的情况,先后有10来次。村支部书记罗荣富说:“思想不脱贫,就是脱了贫也有可能返贫。”

  为了让燕子岩村村民思想脱贫,支持并推动产业发展,燕子岩村花两个月的时间密集宣传。“白天干活,晚上村里开会,大喇叭天天广播。”王章龙是村里的老党员,他说像这样长时间坚持宣传,耐心开导村民还是头一次。

  “算账的时候,大家听得最认真。”罗荣富指着3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前的院子说,开院坝会时就是一块小黑板,一支粉笔,村干部跟老百姓一笔笔地算产业账。“小龙虾保守价30元每斤,每亩30斤,一亩地就有900块钱……”账算得越细,产业计划越清晰,群众的思路就越开阔。

  “去年村里引进企业,已经没有反对的声音,签字流转土地没有村民反悔。”罗荣富说。

  燕子岩村把思想扶贫转化为实践动力、把产业发展转化为富裕生活,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和扶贫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原计划25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扩大到近50亩。

  如今的燕子岩村,山上茶叶绿、山下蔬菜茂、林间蜂箱多、食用菌大棚连成片。

 不肯当贫困户的老党员 

  “无论是环境改善还是产业调整,必须让老百姓从思想上认可。”沿山镇党委副书记刘刚说。

  “不用把我纳入贫困户名单,我种刺梨能养活全家。”莫桂兴是村里的组长,家里情况是老的老小的小,前几年妻子身体犯了病,干不了力气活,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在村里召开精准脱贫院坝会时,第一书记与驻村干部多次提议要将莫桂兴纳入贫困户,但老莫认为自己是村里的老党员、村民的组长,说什么也不肯“享受”贫困户的政策。他一个人管护着9亩刺梨地,早出晚归,皮肤晒得比谁都黑,家里的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好。

  “村里改造环境卫生,老莫二话不说,把自己家上百斤重的石碾搬到农耕文化院。”刘刚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村里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有意义的农耕文化用品,于是修建了约6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院,村民也自发捐出自己的传统农具。“像老莫这样有斗志、无私心的村民越来越多。”

  生活环境的改善、思想素质的提高、村集体归属感的增强,让沿山镇迎来更好的产业发展。

  目前,沿山镇已完成2017年15个扶贫项目392万元的申报工作,其中威远村红米种植项目、石板村生猪养殖项目、杨柳村生猪养殖项目、和平村土鸡养殖项目等5个项目涉及资金88.25万元,已经实施完成待验收,覆盖贫困户275户867人。

  基础设施的改善,群众思想的变化,边远村寨群众奋起直追的拼劲不断显现,如今贵定县的边远村寨,看到的是寨子靓、群众勤、产业兴、生活美。


内容时间:2018-06-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