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凤冈县天桥镇精准脱贫工作探索实践——“三带”脱贫 合力攻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03  编辑:刘梦迪

凤冈县天桥镇地理条件恶劣、群众思想落后、贫困程度深,如何才能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天桥镇在切实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聚焦短板精准发力,瞄准脱贫综合施策,不断探索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紧扣“围着贫困户转、帮着贫困户算、带着贫困户干”的工作主线,探索总结出“一人带一户”、“一场带一组”、“一业带一村”三带脱贫模式,合力推进全镇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新实效。 

【一人带一户,贫困户有了主心骨】 

“一人带一户”就是县、镇、村三级干部职工通过“一对一”结亲帮扶贫困户,立足于扶贫先扶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着力树立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信心和决心;坚持造血为主、因户施策,帮扶干部通过遍访走访回访等形式帮着算、带着干,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在转化贫困户落后思想方面,镇党委开展了以“感党恩、知国策、懂技能、讲诚信”为主题的农民思想大教育活动,全镇128名镇、村干部每月分组召开群众会,为脱贫攻坚打牢了思想基础。在结亲帮扶活动中,打乱了简单的按地域分组包户的结对帮扶方式,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实行分类对口包户,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全镇2016年246户贫困户均按照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落实了相对应的部门包保人(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帮扶缺技术的贫困户、村镇建设中心人员帮扶需搬迁的贫困户、学校教师帮扶因学致贫的贫困户等),从思想引导、脱贫算账、生产管理、市场销售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一包到底,确保“门当户对”、真帮实帮、真正脱贫。在发展养殖脱贫的工作实践中,“第一书记+小老板+贫困户”取得了真正实效。驻村第一书记牵线联系餐馆,由餐馆老板出资买羊“放”给贫困户喂养,实行订单回购,回购时除去买羊本钱,利润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养殖的资金难题,又保障了市场销售渠道。贫困户脱贫因为有了主心骨而信心十足。

【一场带一组,贫困户有了增收路】 

“一场带一组”是利用现有的种养殖场、种养植基地、加工厂等资源,辐射产业所在村民组的所有贫困户,实行贫困户“入股进场”,与贫困户捆绑抱团发展,利用种养场的规模化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利用规范化和科学化带动贫困户提高种养技术,确保脱贫增收。 

如何解决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单打独干发展难这些实际问题?“党员干部+农村能人+贫困户” 利益链接机制下的“代养”、“放养”或流转土地入股方式应运而生,就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根据贫困户的所需所求,动员农村致富能人(种植基地、养殖场)落实“以场带户”帮扶,种、养殖场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预防培训,通过“代养”、“放养”或流转土地入股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漆坪村皂木湾山羊养殖场“代养”了该组6户贫困户的32只羊,按照谁养谁占80%利润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根据羊的生长平均值和目前的市场行情测算,每只羊出栏时养殖场可获利600元,贫困户可获利150元。目前,全镇诸如葡萄园、苗圃场、辣椒、核桃、桃子、红枣种植基地、吊瓜、柚子产业基地、养牛场、山羊养殖场、蛋鸡养殖场和养蜂专业合作社以及各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都“背”着贫困户踏上了脱贫增收之路。

【一业带一村,贫困户有了致富源】 

“一业带一村”,即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按照选准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思路,充分利用扶贫项目、农业项目等,借助村级龙头产业、合作社带动发展,将扶贫项目资金量化到贫困户,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经营权由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利润由合作社与贫困户按8:2比例分配。确保扶贫项目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项目的长期高效运转,让贫困户有长久的增收来源,从而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出列。

客观的说,以往扶贫项目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实施难、见效难,一定程度上和技术、管理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为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甚至责任的问题,采取“村集体+扶贫项目+合作社+贫困户”这种利益链接机制不失为“一箭三雕”、互利共赢的好做法。由村集体根据各村实际,负责协调、落实扶贫项目,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日常管理、回收销售,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捆绑发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分红。2016年,河闪渡村争取的80万元扶贫项目,其中20万元投入牛场、圈舍、料场、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60万元作为本村30户贫困户买牛资金,由该村犇康养牛专业合作社“代养”, 村委会负责买牛资金的回收、扶贫资金二次投放和固定资产的监管,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日常管理和销售,贫困户和养牛场按照2:8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估算,每头牛合作社可实现净利1210元,贫困户获利320元,按一年只出栏两次,户均代养4头牛测算,合作社每年每户分红9680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560元,再加上在养牛场的打工收入,完全可超过脱贫标准3028元,仅此一项产业,完全可带动整村贫困户出列。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扶贫资金不流失,也助推了合作社发展壮大,更让贫困户看到了稳定脱贫增收的一片光明。

通过三种模式的综合施策,为贫困户增加了至少三种增收方式,使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大于脱贫标准3028元,确保了贫困户有效脱贫。

(来源:遵义扶贫开发网)

内容时间:2016-10-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