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龙州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05  编辑:陈亚丰

2018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龙州县实现脱贫摘帽。由此,龙州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成为广西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此后,龙州一鼓作气,因户施策,全力攻坚,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摘帽成果和质量。2019年,龙州县贫困人口仅剩532人,全年实现脱贫人口995户251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5%。

曾经“老、少、边、山、穷”的龙州,走出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康庄大道。

创新工作,攻坚克难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2019年以来,龙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压实党政各级扶贫责任,新增设置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宣传、社会扶贫、执纪监督等7个专责小组,奋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

为更精准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龙州创新工作思路,把网格化管理运用到扶贫管理工作中。以屯为单位,由驻村第一书记和包村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和屯长组成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负责包干一个屯,对全屯所有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进行细微管理,并以网格化开展“四个一遍”、贫困户脱贫“双认定”、脱贫励志电视夜校等工作。

抓实贫困户脱贫后帮扶政策落实,是龙州巩固扶贫成果的一大举措。全县脱贫摘帽后,龙州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先后有针对性出台了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工作方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案、极度贫困户精准帮扶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脱贫攻坚配套文件,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针对极度贫困户,龙州专门开发落实公益性岗位。

针对易地搬迁户,龙州县创新基层党建引领,在安置点设立基层党组织,分别在县城城南、城北和水口共宜新区3个安置点成立社区居委会,把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的坚强战斗堡垒,实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目标。

针对边缘户,龙州利用大数据平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基础,全面排查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进行重点跟踪监测,最终核准完成17971户,脱贫户“六看六巩固”完成16816户,排查出重点户边缘户33户、脱贫监测户46户。

产业为本,提升“造血”功能

龙州县利用产业“以奖代补”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壮大“种、养、贸、游、工”五大扶贫产业,帮扶贫困户“输血”和“造血”,确保贫困户持续稳收增收。

大面积种植甘蔗、澳洲坚果、食用菌和特色水果,大规模发展鸡鸭、牛羊、蜜蜂、鸽子等特色养殖,是龙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 据统计,全县共种植甘蔗50.6万亩、澳洲坚果7万亩。其中,1.12万户贫困户种植甘蔗9万亩,3189户贫困户种植澳洲坚果1.5万亩,占贫困户22.75%。食用菌种植面积95万平方米,产量0.8万吨,总产值8000万元。牛羊养殖产业覆盖12个乡镇72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农户1.85万户,涉及贫困户1.003万户,户均增收达2万元。

发展边贸,既是龙州的优势也是龙州的特色。利用口岸资源优势,龙州发动边民组建边贸互助组,带动贫困农户通过运输、装卸等途径增加收入。据统计,龙州共组建了231个互助组,累计带动贫困群众8000多人就业增收。

红色边关、天琴古韵、岩画瑰宝、秀美龙州是龙州县旅游的四张名片。龙州县通过实施景区创A、乡村旅游等生态扶贫、生态旅游系列工程,建成28家乡村旅游区,带动贫困户775户2712人,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观鸟经济”生态扶贫,更是带动166户农户均年增收1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龙州在粤桂扶贫协作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广东鹤山市在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领域均获得了深度合作。2019年引进粤桂扶贫协作企业6家,带动1116名贫困人口增收;扶贫产品消费达922.3万元,带动贫困户1000人以上,组织130名贫困人口到广东就业。

此外,龙州县还通过实施就业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就业,水口扶贫产业园的坚果、中草药、海产品等加工企业吸纳了1200多名贫困人员就业,近两年来建设的58个扶贫车间,共吸纳2126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占就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

持续发力,提升成果

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后,龙州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多管齐下防止返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建立精准的防贫长效机制,是龙州脱贫攻坚工作方法的升级版。

针对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贫困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龙州县联合相关部门设立“精准防贫救助金”,安排经费386万元,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精准防贫机制,以此保障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防贫保障线,防止新增贫困人口或脱贫人口返贫。

为激发和提高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龙州通过开办新时代讲习电视夜校,鼓励群众参与村屯社会公共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志智”双扶力度;创办扶贫爱心超市,鼓励农户通过参与脱贫攻坚、村级公益活动、整治村容村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增强存在感、获得感,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

同时,龙州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针对搬迁户的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统筹谋划,做好后续扶持工作。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利用扶贫奖补政策等措施,龙州县在城南、城北、水口三个安置点建设7个扶贫车间,企业以“订单式”来料加工的形式,提供200-300个就业岗位,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升搬迁户劳动力就业能力。

搬迁安置点的医疗设施和学校建设已陆续完成。城南、城北、水口三个大型安置点社区内已新建卫生医疗室,城南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城南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水口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共和完小新校区、水口卫生院新院,其他搬迁安置点则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教育医疗设施,搬迁户就医、就学得到了保障。

内容时间:2020-03-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