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甘肃永登特色富民产业效益显现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7  编辑:刘梦迪

中秋时节,走进永登城乡,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随着“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攻坚战的有序推进,这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入夜,驱车永登县城,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十里滨河大道、仁寿路灯火辉煌,人民公园里人头攒动,水景、灯光、龙柱、花树与休闲、跳舞的人们和谐相容,汇成一片欢乐的“小岛”。县城东侧的青龙山和西侧的仁寿山绿色连绵,灯火璀璨。

农村变化静悄悄

9月7日,记者走进中堡镇大岭社异地搬迁项目村,看到的是崭新靓丽的水泥路、文化墙、村级政务中心、文体广场、超市、卫生所、绿树环抱的砖瓦房和冒尖的小楼房。人们在这里悠闲地劳动生活,与自然相容相生。

双联行动以来,在省、市、县领导和双联单位、驻村干部的关心指导下,永登县将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在深入落实“六大任务”、“六个结合”,突出打造“三大工程”中,因地制宜、对村施策、精准发力,准确把握行动内涵,拓展帮扶深度广度,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汇集智慧合力攻坚,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该县柳树乡教场村位于县城东端的大山之中,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双联行动开始后,投资100万元,建起了40座、1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红提葡萄和优质蔬菜。修建了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仿古教场、铺设了沟通外界的水泥路,还结合教场村的实际,鼓励帮扶农户以恒发养殖场为龙头,开展牛羊养殖,成立了恒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支柱产业走上了富裕路。

旅游收入逐年高

永登县依托吐鲁沟国家4A级森林公园、连城石屏山、永登青龙山公园和石家滩草原,全面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旅游资源在有效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好的培育护理,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互利共赢。2015年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亿元。

该村村主任蒋俊基告诉记者,以前村上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双联活动的实施后搞养殖、种植高原夏菜、玛咖,发展旅游,致富的路子多了。村民李彬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12亩拥有7个蒙古包的农家乐。他说,我们的农家乐主要经营纯天然无公害野生蔬菜,优质的白牦牛肉及羊肉等原生态绿色美食,收入不错,积累了发展资金。

“生态创收”渠道多

记者了解到,各双联单位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然和生态资源优势,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玫瑰川”、“葡萄沟”、“高原夏菜绿色长廊”等农业基地,做大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提升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档次,促使“苦玫”、“一月红提”、“金嘴娃娃菜”、“七山羊”等农产品商标走出甘肃。去年,特色富民产业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8%。

全县发展电子商务网店287家,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2万人次,劳务输转1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0.18亿元。该县充分利用田园、草原、鱼塘、水库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业态,同时带动特色农产品种植、销售及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发挥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935万元,务工人员达10277人,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来源:兰州日报)

内容时间:2016-09-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