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渭源县十项举措助推教育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8  编辑:王一涵

近年来,渭源县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中心任务,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渭源教育扶贫工作经验。201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渭源调研时高度评价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2018年9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在甘肃省接受评估的12个县区中排名第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5%,县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渭源县积极探索创新教育脱贫攻坚机制,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推进教育公平,激发学生及家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智力保障,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渭源模式。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靠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局负责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落实行业扶贫责任的教育扶贫专责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学、学区、县直学校配备了教育扶贫专干,组建了教育扶贫工作专班,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制定了《渭源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及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实行教育局班子成员包乡镇、学校校长包村、教师包户、班主任包班级制度,压实了各分管领导、教育局职工、学校、教师的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联控联保机制。制定印发了《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实施方案》《控辍保学工作制度》《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工作制度》等制度,靠实教育、公安等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责任,形成了乡镇控辍、公安部门核查户籍信息、教育部门保学的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县教育扶贫专责工作组定期召开全县控辍保学工作推进会议,县教育局每月组织各中学、学区、县直学校校长、扶贫专干参加的控辍保学工作会议,及时分析、解决控辍保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三是创新推进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建立教育扶贫“月督查月研判”机制,县教育局每月对基层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督查,组织教育、公安、扶贫、残联等部门,每学期开展两次数据质量提升联合比对,抓好问题整改,持续跟踪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实现控辍保学“一个都不少”。每年春、秋季学期开学前,组织教师入户摸底,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把控辍保学政策和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到位,深入细致地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入学工作。起始年级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和免试入学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

五是及时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教师重点对劝返复学学生家庭开展走访活动,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深入细致地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劝返学生思想稳定、安心就学。学生返校后,学校积极落实“一生一案”,安排教师与劝返学生结对帮扶,确保劝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六是每天实行动态监测。依托甘肃省控辍保学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各学校班主任、校长每天登录系统,对在校学生出勤情况、劝返学生在系统中进行标注,按时上报考勤数据;各包村教师对辖区所包贫困户学生开展监测,及时掌握就学状况;县级管理员每天监管学校上报的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七是重视残疾儿童就学。按照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辅助的残疾儿童就学安置方式,对于轻度残疾的儿童安排到了普校随班就读,对于中度残疾的儿童安置在特教学校就读,对于重度残疾且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进行送教上门服务,全力做到残疾儿童“全面覆盖”。

八是落实各项补助政策。精准落实义教“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学前免保教费、高中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等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免(补)121.9万人(次)77687.6万元。通过开展贫困学生家访、学校励志教育、资助案例征集等活动,有力提升“资助育人”水平。

九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59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学校195所,新建和维修加固校(园)舍总面积12.25万平方米,硬化操场31.88万平方米及校园附属工程,装备多媒体教室1036个,购置计算机2677台、学生课桌凳3.47万套、学生用床2797套,配备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等必需的教学设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投入资金1.27亿元新建城区幼儿园3所、乡镇幼儿园10所、行政村幼儿园115所,实现了10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29%。

十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城乡发展。创新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强和完善了集团化(联盟)办学工作机制,积极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通过督促集团、盟区总校组织开展活动,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带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内容时间:2021-04-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