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麦积区:“银丝丝”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2  编辑:王一涵

麦积区三阳川手工挂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每年进入冬季农闲时节,家家户户开始制作传统手工挂面,以石佛镇黄家庄、杨家庄最为兴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作坊式的产出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企业化的手工挂面制作企业应运而生,现代化的电商营销模式更让三阳川手工挂面搭上致富快车,销往全国各地,“银丝丝”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4月13日,记者在位于石佛镇杨家庄的天水利慧民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加工、包装储藏的工人熟练的操作着。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要经过和面、揉面、醒面、上架、下架、前后两道抻面、风干、切面等10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三阳川的手工挂面生产过程极为复杂,先由和面、醒面等‘三揉四醒’,最后拉面、挂面,一根银丝般的手工挂面才能完成。”天水利慧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双进说到。

三阳川的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口味纯正、老少皆宜,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受制于生产时间短、产量低,常常供不应求,如今生产经营采用公司集约化模式,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实现产品有求必应,同时拉动了附近10多位村民就业创收,做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抻面工人刘茜对记者说:“我是杨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打去年利慧民公司开业以来,我一直在这里上班,我家也顾了、钱也挣了,在这里一个月收入2100块钱,挺好的。”

据了解,天水利慧民食品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人,主要产品是利用三阳川生产手工挂面的传统工艺生产的手工挂面。目前,公司申请注册了“利慧民”商标,入驻国家“扶贫832”平台,并入驻甘肃伏羲御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麦积区扶贫公司消费扶贫生活馆兰州店、汇桥电子商务公司、真蔬商城、陇之鲜供应链公司等电商平台以及周围集市的批发零售,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投产4个月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


内容时间:2021-04-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