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外媒看灵台】杨元堂扔了旧水桶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4  编辑:金璐

看着水龙头流出清凌凌的自来水,杨元堂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决定把常年绑在电动车上拉水的两只塑料旧水桶扔掉。

今年48岁的杨元堂是灵台县什字镇赵家沟村里湾社村民,他家虽然早年就通了自来水,但因距离供水点太远,水压不够,自来水就成了摆设,全无用处。

他在电动车上绑了两只塑料水桶,定期到5公里外的供水点取水,天晴的时候一个来回需要1个小时,遇到天阴下雨,砂化路泥泞不堪,出不了村,只能用天雨水洗菜做饭。

要不是亲眼看见龙头上流出了水,杨元堂难以相信自己真的不再需要这两只塑料水桶了。

“下雨两腿泥,急事车不来,媳妇娶不进,小伙倒插门”,赵家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被几句顺口溜“写实”了。虽然地处广袤的什字塬,但距离镇街道5公里,居住条件差、出行又不便,增收产业几乎空白,村里“几十年没变化”,娶不进媳妇,留不住男丁,人口逐年负增长……

2016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春风吹进赵家沟村,昔日的贫困村突然变得喧闹起来。

推土机、压路机、搅拌机开进了村里,施工车辆来来往往,筑路现场人声鼎沸,杨元堂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看看,看着一条水泥路逐渐出现了雏形,他心里悬了多年的石头悄悄落了地。

这条3.1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把赵家沟村与外界的距离陡然拉近,这条希望之路是一个前奏,让赵家沟村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带来的便利。

路通了,纠结村里多少年的吃水难问题也迎刃而解。县水务部门统一更换了村里3500米的供水管道,家家户户安装了智能水表,吃上了自来水,贫困户还免去了240元的水表费用。

村民最关心的水电路等“肠梗阻”问题解决了,村容村貌也美了起来。去年村上新建了5间村部办公用房,又将老旧的7间房屋修葺一新,建成了文化广场,装起了健身器材,一溜路灯将村里的夜晚一下子照亮了……

致富路修到家门口,村民致富的想法多了。长期从事牲口贩卖的李林军投资150多万元,成立了灵台县盛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自家旧庄基进行了改造,建起了2栋温棚牛舍,养起105头肉牛。

在李林军的带领下,同村的赵玉杰等4户贫困户也加入养牛行列,一年多时间下来,赵玉杰家的母牛产了1头牛犊,能卖到7000元。

扶上马,送一程,快马扬鞭靠自己。为了给脱贫户提供“造血”功能,赵家沟村在塬地栽植短枝红富士131亩,今春计划在撂荒山地一次性栽植500亩核桃树,为脱贫户下步致富打好基础。

有了致富的产业,杨元堂对今后的日子信心满满,他家里栽植了3亩果园,他想着好好务作果园,再养上几头母牛,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内容时间:2017-03-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