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走进甘肃碌曲,看脱贫攻坚背后的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17  编辑:曹亮亮

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甘肃省委网信办承办,中国甘肃网、甘南州委网信办、临夏州委网信办协办的“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线下走访活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正式启动。
甘肃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的任务。目前,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倒计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硬堡垒的关键阶段。
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硬仗中的硬仗”。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由来自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新媒体平台的30余位记者、编辑组成的采访团将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合作市、临潭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东乡县、广河县等地进行采访,展现甘肃脱贫攻坚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讲好脱贫攻坚甘肃故事。
17日上午,采访团走进了
此次活动的第一站:甘南州碌曲县
碌曲县波海村
易地搬迁拔“穷根”发展产业走出致富路

“现在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搬进定居的新家,碌曲县波海村村民罗藏贡去乎这样描述生活的变化。
9月17日上午,“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线下走访活动首站走进碌曲县郎木寺镇波海村。这里正在通过易地搬迁建设生态文明村和发展畜牧产业来摆脱贫困。罗藏贡去乎一家作为易地搬迁脱贫致富的代表,也见证着波海村的变化。
当日,罗藏贡去乎的爱人去了牧场,他们依然坚守着放牧传统。罗藏贡去乎说,现在的新家温暖敞亮,小学就在家门口,村上就有卫生室,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很方便。他只交了1万元就住进了崭新的院落,这让他非常满意,剩下的就是好好发展产业,把日子过好。

波海村的草原,小河九曲回长
郎木寺镇司法所所长、波海村包村工作组组长才让加布说,波海村有较开阔的草滩、沼泽地,水源充沛,气候湿润,自然禀赋非常好,但是受制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穷根”找到了,通过易地搬迁让交通闭塞的村民从草原深处搬出来,再通过发展产业让大家致富成为必然选择。
据介绍,波海村易地搬迁主要有两种户型供村民选择,3人以下为76㎡,3人以上为99.05㎡,完全可以满足居住需要。
村民扎西东知家也享受了交1万元,搬进99.05㎡安置房的扶贫政策。扎西东知说,他们一家9口人,以前一直居无定所,看病到镇上骑摩托车要1个多小时,现在定居下来生活方便多了。
才让加布表示,扎西东知家以前放牧而居,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通过易地搬迁,不仅有了定居生活,还获得了一份每月500元的公益性岗位,将稳定脱贫。
一年四季,罗藏贡去乎和扎西东知还将在自家牧场忙碌,但是他们的家人将在冬季享受更加温暖舒适的日子。罗藏贡去乎说,对于草原他们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也会更好得去保护,而对生活方式,他们又多了一种选择,可以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才让加布(左一)和罗藏贡去乎在罗藏贡去乎的新家合影
目前,罗藏贡去乎入股了村合作社,通过现代化养殖来获取分红,收入稳定,已经脱贫。
才让加布说,下一步,波海村准备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在村里建立畜产品粗加工厂、保存冷库,让村民以资金或草场入股等方式入股企业,使村民成为股东,每年进行分红,实现产业增效,村民增收。
据介绍,波海村易地搬迁户共有117户,其中59户曾经为无房户。随着搬迁完成,这117户村民将迎来崭新生活,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波海村航拍
碌曲尕秀村
牧家乐“秀”出生态旅游样板村

尕秀村航拍图
9月17日上午,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线下走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坐落在碌曲草原腹地的生态旅游第一藏寨——尕海镇尕秀村。
九月的尕秀村,静谧整洁,一排排藏族风情房舍鳞次栉比。九月中旬,已然过了甘南的旅游旺季,放牧归来的村民们,坐在自家的牧家乐里喝着酥油茶,抑或在家门口的休闲广场散步。这个小村庄在成为甘南州创建的第一批“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村”后,“变身”成为旅游专业村,如今成为了一处“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旅游村庄。

尕秀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
“过去我们家院子里就养着牛羊,遍地都是牛粪羊粪,”尕秀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告诉记者,“2017年村上开始提升改造,发展牧家乐,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环境保护的政策,从思想上转变我们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现在那种脏乱差的村貌一去不复返了,村民们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家园打扫干净了,才有客人愿意来。”
近年来,依托甘南州全域旅游无垃圾建设,尕秀村通过开展巷道硬化,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电力改造,整村绿化、美化、净化、细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功能。同时,为了提升人居环境,尕秀村通过室内房屋改造、安装新型环保集成卫浴、院内铺设渗水砖、搭建杂物房等人居工程,极大的优化了家庭环境。

尕秀村门头
说到年收入,58岁的拉毛加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表示,今年牧家乐的收入大概有4万多,年底再卖掉八头牦牛,今年的收入将超过1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尕秀村把原有民居改造与新建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把生态畜牧业与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积极响应“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群众开办”的政策,率先加入了牧家乐的建设和经营。

牧家乐院内干净整洁
如今,像拉毛加这样的牧家乐农户在尕秀村共有67户,有些牧家乐年收入可达到13万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美丽的尕秀村牧家乐
在党建与脱贫攻坚的互相促进下,曾经的尕秀村人畜混居,牛羊粪遍地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藏家民居、一座座独具特色的藏式门楼、一条条畅通整洁的水泥村道、一处处错落有致的休闲广场。如今的尕秀,已成为出类拔萃的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脱胎换骨“环境革命”标杆村、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变”改革的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的模范村。
碌曲县贡去乎村
生态旅游铺就幸福路 牧民吃上了“旅游饭”
初秋的碌曲,是一幅美丽静谧的油画:草原显得格外平静温和,悠闲的牛羊和欢快的马儿在草原上撒欢,似乎在向来自远方的客人发出呼唤……
位于碌曲县西仓乡的则岔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一个美丽纯朴的乡村——贡去乎村。曾经,生活在这里12户村民世代以农牧业为生;如今,随着当地生态旅游战略的不断深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的全面落实,该村的12户村民全部办起来藏家乐,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吃上了“旅游饭”。

位于则岔石林景区入口、洮河岸边的贡去乎村
贡去乎村坐落于则岔石林景区入口、洮河岸边,全村共有农牧户12户71人。该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迷人,更有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则岔国家自然保护风景区,成为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旅游摄影的胜地。
沿着村里新修的景观步道拾阶而上,记者来到一家名为“东智藏家乐”的藏式小院,站在门口举目远眺,奔流的则岔河和则岔石林郁郁葱葱的山脉尽收眼底。
30岁的贡保东智布是“东智藏家乐”的主人。他告诉记者:“2016年,我在自己家里办起了藏家乐,现在有4间客房,还可以给游客提供藏族特色餐饮。一年能给家里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加上草原补贴、森林补贴、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收入,全家人一年的收入能达到4万多元。”

村民贡保东智布
近年来,随着当地全力推进生态旅游战略的不断深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的全面落实,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则岔石林这一旅游优势加快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脚步,碌曲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因地制宜。2016年,贡去乎村按照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标准进行提升和改造,使贡去乎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
现在的贡去乎村,道路硬化、村庄排水、环境整治、上下水入户、人畜分离,村里进行了大变样。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贡去乎村村民积极发展藏式旅游业,成立了藏家乐、牧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具备了能够接待70人左右旅游团队的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当地村民也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并不断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开始运用互联网宣传自己。游客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房间,还可以通过藏胞网买到当地的纯天然手工产品。

贡保东智布家的藏家乐
“现在的贡去乎村成为了漂亮红火的旅游专业村,来则岔石林的游客,不仅有了可以住宿的藏家乐,而且还能体验到更多的藏族风情。贡去乎村成为了嵌在则岔石林景区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西仓乡一名干部如是说。
与此同时,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当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瓶颈。贡保东智布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交通不便,来则岔石林的游客还不是太多,等碌则公路修通以后,我想着扩大一下经营规模,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碌则公路将于2020年6月全线建成通车。这对于贡去乎村发展生态旅游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当地一名包村干部告诉记者。
从放牧到藏家乐,贡去乎村从种植、养殖到第三产业服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家乡建设让村民们开阔了眼界,随着传统思维的转变,农牧民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内容时间:2019-09-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