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崆峒区明确脱贫攻坚“四大任务”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6  编辑:刘梦迪

今年,崆峒区将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内实现49个贫困村、2907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以下。

一是加快培育特色富民产业,持续打牢脱贫增收基础。把培强做大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在建点示范、片带开发、精准扶持上狠下功夫。发展稳定增收产业。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加快富民产业在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帮助贫困户找到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引导贫困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资产折股投入到龙头企业、合作社,获得股份分红收益,不断拓宽增收门路。促进贫困群众就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真正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针对劳务市场用工需求变化特点,加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拓展本地就业渠道,依托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把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环卫工和产业工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惠农贷款项目,积极发展村级互助资金,持续扩大涉农信贷规模和覆盖面。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优先在贫困村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变群众思想观念。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和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让贫困群众认识到“政府不会养懒汉”、不能指望“被抬着迈进小康”、脱贫致富关键在自己,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是聚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贫困面貌。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性政策持续加力增效、各类扶贫项目集中布设的大好机遇,主动争取、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力推进路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通畅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年内新建贫困村硬化路39公里,解决7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个自然村动力电改造提升工程,实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聚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居住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农户,采取易地搬迁、就近搬迁等方式进行搬迁安置,年内建成集中安置点8个,安置贫困群众276户1080人。聚力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的机遇,实施21个村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力争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年内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26个,切实提高电商平台运营能力,打通贫困村农产品外销渠道。

三是切实强化公共服务配套,持续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围绕补短板、保基本、促均衡,全力办成办好一批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深化教育扶贫。持续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高职教育扶持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决不能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强医疗救助。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推行区内住院先治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兜牢民生底线。将自身无力脱贫的群众纳入一二类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政策性脱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保障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切实解决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的基本生计问题。

四是全面加强精准脱贫管理,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按照“六个精准”,全面落实“853”挂图作业要求,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加强贫困人口精准化管理。规范完善建档立卡工作,严格对照省上识别标准和识别方法,逐一核实扶贫数据,确保建档立卡“零差错”。加强扶贫数据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及时有效做好脱贫退出、返贫纳入工作,做到该退出的一个不留、该纳入的一个不少。加强扶贫项目精准化布设。紧盯贫困乡村短板和贫困户弱项,有针对性地谋划和实施项目,促使项目与贫困乡村发展实际精准对接。加强对扶贫项目全程监管,确保各类项目规范、高效、安全实施。加强扶贫资金精准化配置。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方面涉农资金的归集整合和统筹安排,捆绑集中使用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贫困户精准化帮扶。推动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强化驻村帮扶工作,一村一法、一户一策跟踪落实帮扶措施。高度重视社会帮扶工作,推动对口帮扶双方政策衔接、市场联接、产业链接、项目对接,提高帮扶实效。

(来源:崆峒区网信办)

内容时间:2017-02-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