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担当”时刻扛在肩 康县“实干”谱新篇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08  编辑:陈亚丰

一个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一套套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一件件务实管用的为民工程、一项项突破发展的系列数据……多年来锦绣康县的梦想,正日渐铺展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壮美画卷,无不彰显着康县干部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闪光绩效。

现如今,徜徉在康县城乡,我们仿佛正踏着头雁雄飞、敢于担当的激越鼓点,迎风飘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强劲的时代音符。

创新机制体制 干部担当实干

“当干部就要敢担当,面对困难要知难而进,要有‘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胆识和作风。我们要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作为者作为,在全县上下形成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说。

机制创新激活一池春水。美丽乡村建设起初,不仅群众没干劲、干部没信心,而且受体制机制制约,部门各自为政、按部就班,资金小而分散,散了胡椒面,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此,县委一班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四大班子联席会充分讨论,围绕抓主要矛盾,抓突出问题的解决,反复研究论证,探索出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让分散的资金“握指成拳”,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了一家一户没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为贫困地区破解资金难题做出了有效探索。

六年来,康县整合各类资金18.3亿元,撬动群众投工投劳等自筹27.8亿元,改造危房、统一风貌4.2万户21万间;310个行政村建起了村民服务中心和公共厕所,配套了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文化广场、村史馆、图书室,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生活;在高山石崖间修通了1100个自然村2300公里的通社公路,修建了91座便民桥,改变了2万多户边远山林区群众千百年来“肩挑手提畜驮”的劳作方式;打造了三百里旅游文化风情线和白云山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全县1300公里国省县乡道全绿化,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画卷。

全县上下一盘棋,众志成城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只争朝夕、勇挑担子搞好工作,不断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遇事不避难 干部敢担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一次登门被拒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碰上不合理诉求的,为了大局,我们必须敢于动真碰硬!”近日,康县住建局负责人回忆在开展“拆违治乱提升”专项行动之初遇到的难题,坚定地说。

矛盾多、困难多、问题多,城乡环境整治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城市违章建筑更是是城市管理的诟病。但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对此,康县“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下大力气开展“拆违治乱提升”专项行动,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认领任务,包抓城镇建设中的“钉子户”、“难缠户”,主动深入一线,现场指挥、现场办公;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重拳出击,对城区违法建筑依法实行集中行政强制拆除;各乡镇也纷纷响应,积极行动,拆除城区、各道路沿线、村庄周边危旧房、违章建筑,集中整治城乡面貌。

“工作初期,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但咱们的干部不气馁,多次上门做工作,每天都坚持加入到专项整治的队伍中来。渐渐地,不少人自觉地开始对自家门前屋后进行清理。”县执法局负责人说。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全县各乡镇共拆除违章建筑、危旧房屋722间14260平方米,依法强制拆除城区违建20起4706平方米。全县的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整治活动带来的整洁、优美、和谐的宜居环境。

“以前这里乱堆乱放情况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整个小区的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县上的整治让昔日的垃圾堆变成了现如今的小广场,环境好了,看起来也敞亮多了,晚上我们还能来这里跳跳舞。” 世纪花园巷居民张女士说。

实干为先、担当作为,以敢啃、能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气魄,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向前。如今,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处处可见党员干部沉下身子加油干的场景。

实绩论英雄 实干促发展

压力之下,动能更足。

县委主要领导说“要为想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对此,康县的干部感触很深。近年来,康县注重抓基层、强基础,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中大兴实干之风,以实绩论英雄、以实干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蒋敏是三河乡牛头山村的第一书记,翻开她的工作记录本,牛头山村家家户户的家庭人员构成、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和享受社会保障以及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都一目了然。

而在云台镇罗河村,第一书记朱琳成了贫困户陈玉飞家的常客,与农户一起探讨发展规划,解决存在的具体困难。“不光是我,我们县上所有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组都经常深入乡镇,进村入户,全力开展扶贫帮扶工作。”朱琳说,目前,陈玉飞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劳务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生活越过越红火。

一位网友不禁感叹到:“走进康县让人激情和感动的,不只是近年来用绣花功夫建设的遍地开花的美丽乡村,更让人喜悦的是三级干部身上的那种工作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劲头!”

康县这片热土,正是有了这一群可敬可爱的人,他们心系百姓、服务群众,他们转变作风、深耕基层,他们锤炼队伍、锻造铁军,走出一条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与经济建设、百姓致富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根治的是顽疾、改变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凝聚的是人心、带来的是成果、造福的是百姓……日升月落,春去秋来,牢记责任、实干担当,构成了康县干部的漫长岁月,也点燃了康县百姓的幸福之灯。


内容时间:2018-08-3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