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关注三农】“孤岛”突围——静宁县原安乡坷老村杨湾社采访纪实
作者:李喜娥   发布时间:2017-08-14  编辑:金璐

今年新修的通往坷老村杨湾社的通村路盘旋在山顶

杨湾社背山的绿色“坷老梦”

杨湾社全景远眺

笔者一行在杨生元老人的家中采访

74岁的王糜和瘫痪在炕的74岁老伴杨生成

71岁的张俊奇和72岁的老伴张淑兰还住在拆剩下的一间旧屋子里

武整帮的老伴坐在院子里筛莜麦,她今年60岁

杨生元的老伴带着两个上幼儿园的孙子租住在一间平房里

老房子一角

正在修建的新居


在静宁县原安乡北部,有一个特殊的极贫村落——坷老村杨湾社,它依山而居在坷老村的最北端,隔条小溪与宁夏西吉县王民镇比邻而望,是原安乡乃至全县最贫困的一个村。

庄里原有30户人家,近年来有点能耐的通过务工、参军、随亲等连户外迁,现在村里仅剩12户50人,其中11户是贫困户,村里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有15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4人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据原安乡党委书记赵小灵介绍,近些年由于西吉县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民进城打工,杨湾社附近的村子几乎都成了无人村,对面的村子只剩下几户人家,还有在一个叫做黑刺湾(宁夏西吉县管辖)的地方,全庄整体均已搬迁,仅有一位老人和一只狗独居在旧房子里。环顾四周,杨湾成了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藏在大山深处的一座“孤岛”,这无异于加大了杨湾社的脱贫难度。

静宁的地势,大多数可以用山大沟深来形容,原安乡也不例外,乡间道路在山顶盘旋,坡陡、弯多、弯急,修路非常不容易。4月5日,清明节后第一天,记者一行坐车绕行在去往杨湾社的山路上,新修的山路宽阔平整,曲曲折折绕过几个山头通向杨湾社。同行的乡党委书记赵小灵说,这条路是今年新修好的,去年他提出要给杨湾社修这条路时,其他乡领导班子成员不是很赞同,因为投资大、居住人口少,杨湾社又过于偏远,如果修了这条路,就要影响其他全乡性工作。但他坚决认为,正是因为杨湾社偏远特殊,所以很有必要修路,只有路通了,才能谈下一步的发展,才有可能改变杨湾社贫穷闭塞的历史和现状。他说,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上,不能让任何一个村、一户人、一个人掉队,扶贫的资金不能搞路边盆景,不能搞锦上添花的事,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给最偏远最困难的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

车绕过与宁夏西吉县接壤的一个山头,对面山上“坷老梦”三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赵小灵说,这是驻村干部植树造林时规划设计的,他们用四季常青的油松“写”出坷老梦,希望这三个字能给这个极贫困的小山村带来更多的让人走出贫困的勇气和力量,希望他们的栉风沐雨,能让这个贫困的小村庄早日实现自己的小康梦。

山脚下坐落着十几户人家,大体分为两排:前排是正在修建的砖木结构的新居,后排是还未完全拆除的老巷道、老房子。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坷老村杨湾社。远远望去,光秃秃的黄土山包围着一两个疏落的旧村庄,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荒凉寂静,空旷和荒凉的让人心寒,只有杨湾社新居前的山坡上,几排柏树幼苗焕发着春天的绿意。新修的通村路一直延伸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还有一条新修的小路跨过沟床,通进了对面的村子里。赵小灵说,杨湾社村民与对面宁夏西吉县的村子里还在的几户人家关系比较密切,由于人口少、离得近,许多事情经常一起参加,为了方便他们联系,今年修这条路时,顺便延展了一条小路,将两个村连了起来。“一不小心就干了两个省的事情。”他笑着说。

进入村庄后,我们就遇见了淳朴的杨生元老人,他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他的家。家里就两三间破旧的土坯房,有些痴呆的儿媳一直低着头坐在院子里洗衣服。屋子里光线很暗,摆着几件旧家具,凌乱的土炕上叠放着一床旧棉被。老人今年76岁,还算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与有些智障的40岁儿子杨军周耕种着三十亩薄地,常年的劳作让他的背有些佝偻,花白的胡须和掉落的门牙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沧桑。老人说,今年,他种了6亩小麦、6亩洋芋、4亩胡麻、2亩玉米、2亩糜子,另外养着5头牛,玉米、洋芋和牛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收成后卖点钱用于全家人的开支。家里共7口人,老伴今年77岁,目前一直租住在原安乡中心幼儿园附近,照顾着在幼儿园上学的孙女和孙子。据村干部介绍,杨生元的两个孙女和一个孙子都先天性智障,大孙女上学几年后还不能写自己的名字,现在辍学在家,二孙女和小孙子去年刚入园上学。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从山上植树赶回来的包村副乡长李举举以及驻村干部齐扬、万宝平和宋武威。开春以来,他们带着村民奋战在贫瘠的山坡上,为坷老村深植着绿意和希望。他们年轻的脸庞被晒得黝黑,嘴唇干裂着一层皮。齐扬告诉我们,这是她驻过的7个村中最困难的一个,刚来的时候,看到村里的情况,穷的让人揪心、让人心慌、让人落泪、让人迷茫。那时候,由于西吉县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杨湾社的村民被迫断水断电,无水无电无路走让原本艰苦的的日子更加难过。因为穷,村里人吃过不少水的苦,人们在村子前面的沟里挖了一眼泉水,靠着肩挑棒抬取水吃,沟床长满杂草,且坡度较陡,每次取水都需要花费不少的体力。出行也是一个大难题,“那条通村的路拖拉机走都很危险,一下雨,都是烂泥,只能待在家中,等太阳出来也得晒上几天才能走。遇到紧急事情,外出不得不穿上雨鞋。”“出去赶集买东西,要推着架子车走30里路,得用整整半天,有些老人一辈子也没走出过重重叠叠的大山”。对于通村的那条土路,驻村干部和村民都深有感触。现在,杨湾社通了电,安装了自来水,又有了宽阔平整的新修通村道路,有的人家还买了三轮车,赶集买东西只需4里路就能到不远的程义村的小集市,今年下半年就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朴实的村里人打心里感激陪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驻村干部们,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掌声,只为扶真贫,用心、用情、用感动书写着扶贫的感人故事,在扶贫的道路上默默无闻的付出着。

新房子还没建成,王糜、杨生成老两口就住了进去。他们的院子在新建区的最东面。74岁的王糜老人坐在新房门口晒太阳,外面四五个工人正在忙着帮她家修缮房子。老人虽然眼盲,看不见这个世界,但精神状态很好,脸上满是笑意。我们走进屋子后,老人熟练地起身走进卧室坐到炕沿上,炕上躺着瘫痪多年74岁的老伴杨生成。家里就他们老两口相依为命,两个女儿一个嫁到了威戎镇,一个嫁到了程岔村,很少回来。窗户边放着一张小桌子,盛放着一碟吃剩的酿皮,土炕边放着一个火炉,靠墙的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放着做饭用的案板、菜刀和锅,客厅的西北角立着一个旧冰箱,这些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平时王糜就用这些家当维持着她和老伴的日常生活。由于没有劳动能力,杨生成、王糜是村里的低保对象,每年定期领取低保金。当我们提出要看一下他们的低保证和存折时,杨生成老人起初很警觉地说不在他们这里,村干部解释说我们只是想核实一下领取的低保金是否足额,老伴王糜一听是驻村干部带来的人,很放心地从柜子里将证件和存折找出来。原来,老人的存折以前被子女拿去看后再没还回来,家庭成员之间还因此闹了矛盾,从此老人小心翼翼地保管着,不再轻易拿出来了。在交谈中,我们发现王糜老人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心态乐观,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今年71岁的张俊奇和72岁的老伴张淑兰还住在拆剩下的一间旧房子里。张淑兰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张俊奇一个人种着几亩地,两个儿子结婚后在外地打工,每年会打钱回来,家庭情况在村里还算是比较好的。在他家隔壁,武整帮的老伴坐在院子里筛莜麦,天生智障的儿媳坐在一边帮忙,武整帮介绍说,老伴前几年摔伤了腰,现在只能在家里做一些轻活,儿媳虽然年轻,但干不了活,他和儿子耕种着30几亩地,今年种了6亩洋芋、5亩玉米,另外养了6头牛。武整帮今年72岁,老伴60岁,儿媳是智障,结婚多年也没有孩子。

从村干部齐扬统计的情况来看,全村12户人,有一半的家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情况。杨湾社的贫穷,总的来说是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农作物广种薄收,只够养家糊口,穷让村子里的男人找媳妇变得很困难,贫穷在代际间传递。贫穷与智障像个魔咒,紧紧地笼罩在这个“孤岛”的上空。

贫困村的穷首先表现在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解决好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是贫困户脱贫的安居之本、发展之基、兴业之源。对于先天条件差、缺乏劳动力、人口质量低、村民没有脱贫能力的杨湾社来说,解决住房问题难上加难。赵小灵说,在他了解情况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倒重来,因为这个村落变得像一座“鬼城”——全庄没有一间砖房,搬走的人家院落、房屋东倒西塌,黑夜里的沉寂和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2016年,对杨湾社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在原安乡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杨湾社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被批了下来。该项目以最初的贫困户为基数,每人补助8000元,非贫困户每人补助5000元,另外每户有不低于10万元的项目扶持贷款。很快,项目开始动工,当第一辆铲车开进杨湾社时,往日的宁静被打破,突然之间,机械轰鸣,这里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看着眼前的大家伙,眼中充满了好奇、兴奋还有期盼。“那一天人们都很兴奋,我们都对那一天的记忆特别深刻。”张俊奇老人激动地说,“现在的政策好啊,几辈人都没梦想到会不花钱、不出力住上新房子!”“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也已经动工修建,等天气暖和以后,对新修建的房屋再进行粉刷,安装太阳能路灯。”在新房子前,包村领导李举举给我们介绍着目前异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进展情况。“等村民们今年搬进新房子,我想着把旧居住区推平,在那里修建养殖小区,也能为村民的后续发展续力。”杨湾社社长聂俊学对我们介绍道。为了进一步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他已通过村“两委”向原安乡党委、政府提出申请,目前,该项目正在筹备审批中。

采访中,我们着重了解了杨湾社的孩子入学情况。杨湾社有在校大学生2个,适龄儿童6个:2个在实验小学、1个在县城特教学校、2个在原安乡中心幼儿园。在原安乡中心幼儿园门口,我们见到了杨生元的老伴和两个孩子。杨生元的孙女杨娟娣今年上大班,据幼儿园老师罗东娟介绍,杨娟娣听力偏弱,刚入园时很怕生,不愿和其他孩子交流,有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在她刚来时会欺负排挤她,老师发现后及时进行了调解干预,在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指导下,现在的杨娟娣已经能自己上厕所,被表扬也会很高兴。弟弟杨鹏飞今年4岁,他是个比较正常的孩子,但入园3周后还不能适应环境,暂时休学,跟着奶奶来校园门口接放学的姐姐。老小三人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院子里,院子两边都是平房,住着上学的孩子和陪读的家长。奶奶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两个孩子的爸爸智障,不能来接他们,他们只能等到放假后才能回一趟家。

听老辈人讲,杨湾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有杨姓人家从静宁县治平乡迁徙而来,他们在此地开荒耕种,繁衍子孙,于是便命名为杨家湾,1983年改称为杨湾组并沿用至今。现在,杨湾社有杨、田、武、聂、张五个姓。

在原安乡春季农村工作的号角吹响时,杨湾社的后续建设也相继开始,村民文化广场、休闲花园建设、临山环境绿化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续写着杨湾社的变迁和突围之路。

采访结束返程,每个人的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这里的贫穷震撼人心、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我们真切地期盼这些困难群众能够尽早搬入新居、尽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感动于原安乡干部的用心、尽心扶真贫,也深深地感叹扶贫攻坚啃硬骨头的艰难!

(编审:李征兵)



内容时间:2017-04-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