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静宁县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7  编辑:谢心言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抢抓精准扶贫开发机遇,做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对于推动静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静宁县抢抓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的有利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建档立卡,瞄准帮扶对象。坚持把建档立卡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宣传,规范程序,科学选准贫困对象。

一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定准扶贫范围。按照“乡镇主体、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的方式,通过逐村逐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村社干部会议“议”、县乡专题会议“核”三个层次的会议,严格遵照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和贫困户识别“两公示一公告”的要求,充分尊重群众主体意愿,在全县333个行政村9.62万农户中共识别出贫困村150个、贫困户3.53万户、贫困人口16.09万人,有效保证了贫困户认定的公开、公平、公正,达到了识别准确、群众满意的效果。

二是科学分解年度任务,定准扶贫目标。组织县扶贫办业务人员,按照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四类”扶持范畴,将征求到的脱贫需求进行重新梳理,按行业、部门整合分类。在此基础上,按照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评估全县扶贫资源,将扶贫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年度,落实到乡镇、到部门、到个人,确保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易地扶贫搬迁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切实挖掘扶贫资源优势,放大扶贫政策效应。

三是广泛征求脱贫需求,定准扶贫措施。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采取上门入户的方式,对选取的3.53万户贫困农户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对贫困户家庭人口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接受教育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共征求基础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改善、金融支持、公共服务和能力提升6方面20类1.5万多条脱贫需求,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依据。

(二)精心实施试点,积累工作经验。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原则,选取界石铺镇上河、崔岔、祁岔、魏湾4村为精准扶贫示范试点,为全县整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积累经验。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力促农民增收。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扶持苹果、草畜等“名、优、特”产业,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等“短、平、快”产业,完成苹果大苗栽植1420亩,建成养牛暖棚120座,推广旱作农业800亩,实现了人均1亩果、户均2头牛的目标,达到“短、平、快”产业解决温饱,“名、优、特”产业促进增收的目的。

二是实施基础扶贫工程,持续惠及民利。从解决贫困群众最想、最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效应,整合危房改造、通畅工程、梯田建设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危房改造208户,机修梯田2600亩,硬化、新修道路30.1公里,新建板桥1座,改造农电线路21公里,完成生态造林3000亩,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强有力地助推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三是实施智力扶贫工程,提升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先扶智”,既做好农村贫困学生救助这项长效脱贫的重点项目,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培训农民300人(次),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群众由被动救济向主动脱贫转变、无能力脱贫向有能力脱贫转变。

四是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增强发展活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各村建成村级便民服务站,并依托农行“四融”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农户联保”、“公司+农户”的信贷投放和管理新模式,扩大农村小额信贷。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流通网络,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三)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帮扶责任。一是强化扶贫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精准扶贫的领导、督促和协调工作。二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在24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由一名党政副职兼任站长,确定了5—7名工作人员,由县扶贫办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三是健全驻村帮扶机制。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落实双联单位163个,双联干部5793名;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50个,帮扶队员669名,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四)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扶贫成效。坚持把督查考核作为促进扶贫措施落实的重要举措,持续强化精准管理,确保扶贫工作落实到位。一是科学评估扶贫成效。按照年初有计划、半年有进展、年终有验收的要求,对省、市、县、乡各级部门和干部的“双联”成效和帮扶成效进行分析评价,对各类扶贫项目成效进行全面盘点。二是严格考核工作实绩。建立贫困村、贫困乡“减贫摘帽”退出机制,将重点贫困村减贫任务、脱贫进度完成情况与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有效确保了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三是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扶贫资金专账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发挥扶贫效益。


内容时间:2015-04-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