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声声驼铃余音在 沧桑古道展新韵 ——徽县榆树乡提升文化底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15  编辑:王一涵

驼铃声声,漫水茫茫。千年沧桑茶马古道,百年风雨足迹遗痕,轻轻拂去厚重的历史尘埃,在缥缈若现、迷漫而模糊时光缝隙里,一种远古的繁华和悠远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初的赶马人不止一次翻越这莽莽重山,趟过淙淙溪流,喊着号子,把一声声山歌和脊梁顺流而下的汗水与脚下的石头相融,蚀刻成一道道脚窝形状的印痕,顺着生命的延续,让一匹匹瘦马,一挫挫碎石,一袭袭汗掛,随着古道的销声匿迹、藏形匿影,慢慢岑寂在萧萧风尘里。

甘肃陇南徽县榆树乡,一个古时繁华千百年的茶马驿站,没有了昔日马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却多了一份宁静与安详,更多了一份现代潮流的文静与妩媚。一座座诗意化的小桥亭台,一句句名人题写的对联佳句,在花香漫漫,小径通幽的景观园里更像鹤立鸡群,文韵四溢。走进每一个村子,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白墙灰瓦,水雾氤氲,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优美,潇潇古道,幽竹掩映,延绵耸峭,漫步在蜿蜒的通村水泥路上,远眺连绵起伏的高山,脚底触及昔日茶马客商走过的古道,感受这历史的沧桑以及古道上留下的骡马铃声“叮铃……叮铃……”的回响。

据史料记载,自宋代始,榆树火站就是运茶古道上的“要路”。嘉靖十七年(1538年),巡茶御史沈越在徽州火钻镇修建巡茶察院行台、为朝廷御史在途中驻节办公之地。这条繁华千年的商业要道,随着岁月流逝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茶马古道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茫茫风尘中……

一阵微风吹来,摇曳的枝条,矗立的太阳能路灯,村头潺潺的溪水,村民的欢歌笑语,无不显示出这里是一处人间仙境、世外桃园。育苗田里苗木翠绿欲滴、养殖场里牲畜膘肥体壮,昔日沉寂多时的古小镇,如今又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上人间”。

榆树乡原党委书记耿杰风趣地对记者说:“榆树乡以前本就是一个‘大家闺秀’,只是家道中落,让榆树这个‘美少女’沦落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谁也看不起的的穷家女,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梳妆打扮,贴红搽粉,量身裁衣,摇身一变成了惊艳四座,美若天仙,人见人爱的美少女了。”

近年来,榆树乡党委政府立足全乡实际,践行“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理念,提出“文化+”建设思路。邀请全国文化名人,深入挖掘榆树茶马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建成茶马古镇仿古街一条;大力推介曹皇后故里、巡茶察院行台、千年古银杏树、珠临寺、撒马寺、红二方面军遗址等文化名片,不断提升榆树文化底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先后举办以“春天,走进诗韵榆树”“文化扶贫走进诗韵榆树”“文化扶贫、丹青助力”等文学采风、文学笔会等活动6次,创作优秀诗歌500余篇、优秀散文100余首篇,邀请全省文化名人为该乡12个村文化亭撰写了楹联40余幅,创新文化名人帮村联村机制。让蜕变的榆树变成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化和远方的文化榆树、诗韵榆树,文化名片成为宣传榆树、推介榆树的重要途径。

内容时间:2021-06-0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