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2012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马一鸣

2012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各种有利机遇,紧盯工作目标任务,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抓重点推全局,创亮点显特色,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徽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76亿元,同比增长14%,创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7亿元,同比增长6.6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4.22亿元,同比增长1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2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6:40.7:27.7调整为28.6:42.1:29.3。县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以工业较快增长为主动力,农业稳定增长为基础,三产相关行业协同发展为促进的平稳较快增长格局。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多为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企业,对资源依赖性大。企业生产容易受资源、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风险性大,缺乏稳定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给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压力。二是产业化农业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强,规模不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拉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与我县各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科技技术力量有待增强。

二农业

农业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两主四辅”(两主:即全力发展核桃产业和畜牧主导产业。四辅:即大力发展瓜菜、育苗、烤烟、蚕桑辅助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目标任务。2012年,完成农业增加值达到9.67亿元,同比增长6.6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略有下降。全县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24万亩,比上年减少0.3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7.55万亩,比上年下降1.18%;玉米播种面积16.13万亩,比上年增长0.06%,稻谷播种面积0.25万亩,比上年增长13.6%;豆类播种面积16.63万亩,比上年减少0.3%、薯类播种面积4.49万亩,比上年增长0.45%。

全年农产品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84.75吨,比上年增长2.5%。主要农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增长(%)
一、粮食总产量160084.752.5
小麦53949.11.2
稻谷1121.53.8
玉米68772.42.5
油料8550.44.5
其中:油菜籽8159.54.6
葵花籽390.92.3
二、药材15001.60.3
三、烤烟659.331.2
四、蔬菜1472477.1
五、水果59536.55-0.01
其中:西瓜45541-0.03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3848.84吨,比上年增加758.99吨,增长5.8%;禽蛋产量1132.1吨、同比增长5.2%;牛奶产量1.2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牲畜存栏、出栏情况见下表:

畜牧业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增长(%)
1.牛存栏万头5.55-3.5
牛出栏万头2.490
2.猪存栏万头13.276.1
猪出栏万头15.17.2
3.羊存栏万只1.961.6
羊出栏万只1.192.6
4.家禽存栏万只55.293.8
家禽出栏万只55.307.1

林业生产形势喜人。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3.25万亩,比上年增长2.85%;完成育苗面积3.98万亩,其中当年新增2.49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76.39%,232%;核桃产量达到4671吨,比上年增长36.29%。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完成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95个,建成生态文明新农村精品示范村20个;建设文化广场11处,19250平方米;硬化村社道路152.65公里,硬化村内巷道13.48公里,拓宽整修道路173公里;新建和美化文化墙1.3万平方米,农户围墙2.6万平方米,粉刷墙面8万多平方米,修建小花园1200多个,美化庭院2850户,修建垃圾屋29座。农村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累计输出劳务4.29万人次,创收4.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16.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水平梯田2.1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全年造林面积3.25万亩。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9.44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

三工业

县委、政府举全力之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项目支撑、龙头引领、园区承载、产业集群、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优培强中小企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负压前行,实现了较快增长。2012年,全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36亿元,同比增长22.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县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3.6%;实现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25.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所分布的七个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铅锌)采选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389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2.4%,同比增长2%,是本县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白酒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5207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9.9%,同比增长6.6%,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0342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7%,同比下降8.1%,仍然是全县规上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铁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4084万元,同比增长154.8%;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50万元、同比增长13.3%;贵金属加工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3.3万元,同比增长-85.4%。

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一览表

产品名单位2012年累计比上年增长%
铅精矿含铅量941438.1
锌精矿含锌量4602364.5
38021-13
黄金公斤545持平
白酒千升1582625.6
硫酸54224-16.4

26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2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总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1.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县紧抓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依托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强化招商引资扩大投资,鼓励全民创业扩大投资,在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区品味和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取得了新突破,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同比增长30.8%,按产业分,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43亿元,同比增长3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13.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958万元。全县新建经济适用房726套58080万平方米,廉租房90套450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2套1320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营运汽车拥有量818辆,其中货运车431辆,客运车387辆。货运周转量6490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1.7%;客运周转量2098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9.7%。

电讯事业日新月异。2012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810万元;城乡固定电话达到1.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4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以精心打造嘉陵江漂流、通天坪生态工业旅游、月亮峡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徽县—陇上江南人间仙境”品牌为重点,全面建设凤山公园—泰湖风情园—泰山庙—文池的环形休闲生态旅游线,以及县城至石佛的穆斯林风情线,充分挖掘我县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打造旅游经济热点,培育区域消费中心,促进了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同步发展,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49.91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2281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5%和30.35%。

六商贸流通与物价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退市还路工程和集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落实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置农机具、农用车、家用电器等消费品,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全县商贸流通呈现出以住宿餐饮业持续见旺,以城镇商贸城、综合贸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特产品专业市场等为物流交易主渠道的商贸经济发展格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888.7万元,同比增长17.21%。批零贸易业零售额38741.7万元,同比增长17.8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9985万元,同比增长18.68%。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519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8%。

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41888.717.2
县(城区)万元2187322.5
县(城区以外)以下万元25015.712.3

商品价格基本稳定。2012年全县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指数同比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1%、衣着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烟酒类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2%。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

指 标环比同比1-12月累计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7101.9102.4
食品99.8101.4103.0
烟酒及用品100.4103.2100.4
衣着100.0101.4102.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3104.5103.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8.4101.7104.1
交通及通信99.9103.6103.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0100.799.7
居住100.0101.6101.6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增收较快,实现收支平衡。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43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本级收入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财政支出10.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干部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有效保障。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居民储蓄有所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为30.5亿元,比上年下降1.3%,个人储蓄存款27.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保险事业快步发展,保险覆盖面积持续扩大。险种日趋完善,保险赔付更加及时、规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全县保费收入1070万元,赔付420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全国科技先进县成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做好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3%。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县教育工作以巩固“两基”为工作重点,优化教育结构,调整教育布局,狠抓义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幼教、普教、职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2012年,全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41%,全县高考上线率达到84.6%。高考录取1681人(含三校生),本科上线855人(含三本)。初中五科合格率达到13.78%,小学双科合格率达到85.2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快步发展。全县有文化机构38个,固定资产3714.6万元,从业人员657人,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3154.09万元,完成文化产业投资9935万元。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城区有线电视节目增至114套,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7(不含个体)个,其中:县级卫生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17个。有病床531张,卫生技术人员515人,其中执业医师13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人,拥有病床2.4张,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全民,中老年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广场舞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提高了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运动会18次,参加运动员2250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年末全县总户数66961户,总人口为21.99万人;按地域分:城镇人口6.46万人,乡村人口15.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2%。全县男性人口为11.44万人,女性人口10.5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485人,出生率为11.3‰;死亡人口2223人,死亡率为10.11‰,自然增长率为1.0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初步统计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8元,比上年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4391元,比上年增长1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5302.9元,比上年增长19.12%。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达到33698元,比上年增长2.9%。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253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63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679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15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13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54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51人。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337.8万元,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71.51万元。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9861人,参合率98.25%,共为78516名参合农民报销住院费用4578万元。

社会救助稳步推进。全县享受城市低保的共5893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013.1万元;农村低保2510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649.4万元;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金1019.4万元;抚恤事业费(不含退役安置费)372万元,社会临时救济费240.54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85.27万元。

告别充满挑战、奋发有为的2012,迎来了充满希望、激情奋进的2013。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徽县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而勇往直前!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2年徽县统计年鉴》为准;2、交通、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广电、体育、民政、邮电、国土、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内容时间:2016-03-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