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新塬镇:“牛羊蔬菜”铺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2  编辑:王一涵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塬镇努力实现百姓户户有增收“门道”,持续发展肉牛、肉羊养殖,蔬菜大棚种植,为群众找到可持续发展产业,如今,老庄村家家有特色产业,人人有增收渠道,处处焕发脱贫增收的勃勃生机,人民群众生活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老庄村属深度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4户1344人。如今老庄村的肉牛、肉羊、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老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鹏说,产业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第一要务”就是要抓好发展。

新塬镇老庄村党支部书记 刘鹏:今年我们老庄村通过农户自种和招商引资,共种植蔬菜大棚1300座,全村种植业和养殖业达到全覆盖,下一步我们村将借助乡村振兴的有利机遇,继续在种养殖业发展上下大功夫,培育现代化的合作社和全能型的种养殖能手,带领全村的百姓在小康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老庄村在养殖业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村情民意的特色发展路子,一方面做好肉羊养殖,另一方面把养殖业发展的重点锁定在安格斯肉牛养殖上,让村民有了稳定的产业支持,也增加了群众奔小康的底气。有着十年养殖经验的伏志刚算得上是村里的养殖专业户了,在2021年之前他一直养的是红青川和一代西门塔尔,小打小闹的养殖产业也算是让他们家实现了脱贫,敲开了“小康之门”,但他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在通过不断了解市场行情和需求后,今年年初他将自己的肉牛养殖品种更换为安格斯肉牛。

新塬镇老庄村村民 伏志刚:这两年我看到别人把牛的品种也换了,换成了安格斯,我也在去年十月份向政府申请了五万元贷款,今年年初引进了五头安格斯牛,我想把安格斯肉牛养下去,养大养好。

“单干好比独木桥,合作起来力量大。”能人是贫困户的主心骨,是群众发展产业的旗帜和标杆,在农村产业化中起着示范引领和“领头羊”作用。新塬镇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积极对上争取政策的同时,通过种养大户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发挥致富带头“能人”作用,在扎扎实实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中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宁县新塬宝珠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宝珠:201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我发展了肉驴养殖,了解到市场的需求,今年年初我将肉驴转变成肉牛,带动28户人,家家户户养五头牛以上。

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引来“活水”。新塬镇坚持瞄准产业发展“靶心”,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推进脱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全域推进大种植、全面提升大养殖、继续引进大龙头、全力发展大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新塬镇副镇长 张艳妍:下一步,我们新塬镇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新机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社会事业、注重特色打造、坚持党建引领五个方面,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的力量,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我们的核心目标,激发全镇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将新塬镇建设成为兴旺、宜居、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塬。


内容时间:2021-04-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