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甘谷县五措并举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3  编辑:陈亚丰

甘谷县在推动扶贫车间建设、高效运营、持续发挥效益上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推广多元模式,推动“扶贫车间”长足发展,全县建成运营“扶贫车间”52个,益贫带贫效应凸显。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力提供服务保障。坚持把发展“扶贫车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甘谷县关于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的指导意见》,瞄准资金、厂房、订单、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企业入驻遇到的困难问题,为“扶贫车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针对企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县财政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担保基金,撬动县内金融机构落实贷款额度10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扶贫车间”运营中适当补助水电费,对于吸纳贫困户就业率达到30%的补助50%;吸纳贫困户就业率达到50%的补助70%;吸纳贫困户就业率达到70%的补助100%。同时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务工群众带薪培训,既降低了企业负担,也让群众在岗前培训期间有收入。针对厂房建设投入较大的问题,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协调建设用地企业自建、改造利用现有闲置房屋等“三管齐下”的办法,为企业提供生产车间,并同步配套水、电、路等设施。针对企业管理缺人才的问题,选聘部分优秀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到“扶贫车间”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县财政给予相应工资补贴。针对生产订单没保障的问题,引导县内企事业单位将校服、工装交由“扶贫车间”生产加工,并通过中车集团、天津东丽区等帮扶单位争取到生产订单50余万套,保证“扶贫车间”持续健康运营。

二是聚焦扶贫导向,助力实现精准脱贫。紧盯“扶贫”这一核心导向和根本属性,“扶贫车间”的布局、建设、发展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严格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即“扶贫车间”优先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布局建设,真正打造就业脱贫的平台。把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作为创建“扶贫车间”的硬性标准,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就业贫困群众不能少于总用工人数的50%,切实提高脱贫带贫能力。立足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水平不高的实际,将培训课堂延伸到贫困村,鼓励发展服装加工、草编绳编、鞋帽制作、挂毯制作、手工木雕等“小、快、灵”的产业门类,做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短期见效、稳定脱贫、长期增收。建立带动企业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带动企业适当让利于贫困群众,保证每个就业群众月收入在1600—2300元之间,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特别针对今春低温冻害导致果椒产业严重受灾、贫困群众收入无法保障的问题,结合“一户一策”计划制定,尽可能将今年拟脱贫户劳动力纳入“扶贫车间”就业,保证了年内脱贫有支撑、能稳固。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有效解决制约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围绕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发展“扶贫车间”,探索推广了“厂房式”“居家式”“跟进式”三类模式,有效解决了制约脱贫的突出问题。立足部分群众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方式,将生产车间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贫困村,送工作送岗位到群众家门口,贫困群众就近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立足部分贫困群众既无法外出务工又没有固定时间上班的实际,采取“企业+订单+贫困户”方式,在完成技能培训后,把生产原料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送订单到户,实行按件计薪,贫困户自由支配时间,在家中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立足部分群众到镇区“陪读”无固定收入的实际,主动跟进服务,将生产车间建在学校规模较大的镇区,采取“错时”工作制,让“陪读”的学生家长就近就业,边带孩子边挣钱。

四是培育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带富龙头。紧盯带动企业这一关键,坚持市场化导向,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努力做大做强带富龙头,确保“扶贫车间”长效运行发展、稳定发挥作用。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县内腾达实业、雅路人麻编、桥宏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发展“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的同时,也有效拓宽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瞄准投资小、门槛低、管理灵活的小微企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县外企业带设备、带技术、带订单创建“扶贫车间”。同时,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创业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创建“扶贫车间”,培养了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

五是融合“三变”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把“扶贫车间”创建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着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对运营情况好、带富能力强的“扶贫车间”,优先确定为“三变”改革示范点,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扶贫车间”,企业自建的厂房由政府出资一次性购买回收,将新建厂房、项目资金、建设用地、改造利用的闲置房屋折股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大力推进“扶贫车间”股权化经营,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造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探索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实现新方式,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带动脱贫的能力,激发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内容时间:2018-09-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