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扬帆脱贫 逐梦小康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0  编辑:蔡旭莹

安定——这块“苦疾甲于天下”的地方,贫困就像一块烙印成了难以抹去的伤。多少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三苦”精神,战天斗地,辛勤耕耘,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中不懈努力。截至2014年底,该区还有2.03万户8.15万人未脱贫。

  2015年,随着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安定区以“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为目标,研究制定了“1+16+6”一揽子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全面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冲锋号”。

  精准施策:摘穷帽 找穷根

  到2016年底,该区将全面完成现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其中2015年,实现脱贫70个贫困村、1.1万户4.5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全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

  这是安定区精准脱贫“两步走”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节点,更是面对省市要求和全区人民期盼立下的精准脱贫“军令状”。

  “力争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确保精准脱贫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区委书记赵众炜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安定区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只有找准穷根号准脉,才能开对药方治好病。为了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精准脱贫,该区坚持“规模控制、有进有出、严格程序、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按照省上“12345”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和区上创新提出的“五进六不准”脱贫对象识别办法,先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3万户8.15万人。并全面落实了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贫困农户“三本账”。

  “现在,只要一打开安定区精准扶贫电子工作台账,就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生产生活条件、人均纯收入、帮扶措施等情况,为我们抓好精准脱贫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区扶贫办主任孙永祥说。

  精准发力:强基础 补短板

  李家堡镇张湾村贫困户马生文在金川公司董事长杨志强的帮扶下,实现了“四年四变迁”,由过去全家五口人挤一间土坯房,到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由过去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糊口,到成为养殖基础母羊30只的专业户;由过去三个子女上学难,到他们成功地完成学业再到实现就业……这是安定区精准脱贫路上一个生动案例。

  精准脱贫,需要真金白银,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该区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五大工程”。2015年,全区农村供水入户率、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率和农村危房改造率分别达到90%、94%、83%和72%,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96户3368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全区马铃薯、草畜、设施农业、蔬菜、电商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贫困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从措施来讲,重点突出双联行动、创新机制、投入保障、金融支撑、社会政策‘五个助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祁永和说。

  该区先后对10个省直单位、7个市直单位和7个区直单位新增联系贫困村37个,对8300多名干部职工新增联系贫困户1.3万户,探索完善了“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和“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户”等市场主体带动模式,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各类金融贷款10.1亿元,发放农村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金1.4亿元。

  精准落地:严考评 强保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干部。为了把各级干部真正打造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滴灌管道”,该区制定出台了《安定区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意见》和《安定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业绩考核办法》、《安定区区直部门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安定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安定区乡镇扶贫工作站考核办法》、《安定区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化的考评办法,形成了“1+5”的精准扶贫考评机制和鲜明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以精准考核倒逼精准扶贫政策落实。

  全面落实工作基础夯实、政策落实精准、资金投入保障、动态管理科学、扶贫方式创新“五项保障措施”,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强力保障。区上调整充实了区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了区四大班子领导包抓乡镇包抓贫困村工作机制。整合区农工(双联)和扶贫机构人员力量,专设了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成立了扶贫双联合一的乡镇工作站,配备了副科级扶贫工作站长和专职扶贫工作人员;成立了以“双联”干部、乡镇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主力军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面落实相应的扶贫政策,确保做到应扶尽扶、精准帮扶。

  伴随精准扶贫的铿锵脚步,安定正向率先实现脱贫目标,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扬帆逐梦。(雪永鹏)


内容时间:2016-03-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