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要闻
秦巴山区三个深度贫困村扶贫见闻: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发展的产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7  编辑:youziyue

    秦巴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记者近日来到鄂西北三个秦巴山区深度贫困村采访发现,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培育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当地的绿水青山,正成为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因地制宜把扶贫绑在产业链上

  原本市场价每斤0.8元的玉米,做成玉米糁包装后,可卖到4元一斤。“不仅提升了附加值,还能解决村里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村支书魏登殿在村里的玉米加工厂,向记者推销起村里的高山玉米糁。

  作为湖北省十堰市海拔最高的山村,郧西县湖北口乡坎子山村被当地人称为“坐落在绝壁上的村落”。九分石头一分土,400多户居民零星散落在各个山间,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贫困村。

  高海拔的坎子山村,生态环境好,当地的土豆、玉米品质高,马头羊、高山蔬菜,已在鄂西北地区小有名气。

  去年年底,魏登殿带领村里建起了玉米加工厂,将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玉米糁,直供城里的商场超市。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正逢一场小雨,雨后的坎子山空气格外清新凉快,是夏季避暑好去处。站在半山腰一眼望去,万亩石林嶙峋,满山苍翠欲滴。

  坎子山村的风景,魏登殿早已打过主意。

  “过去我们看着这满山石头嫌弃不能种庄稼,现在竟然成了香饽饽。”魏登殿说,如今村里清理了一块石林景区,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现在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有大量游客进村观光。

  脱贫致富,关键在产业带动。谈到坎子山村的未来,魏登殿计划着依托资源优势,在已经建成3个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坎子山牌”农产品品牌。“我们要靠这‘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全村85户贫困户261人脱贫不成问题。”


  “互联网+扶贫”,外出打工的回了村

  记者了解到,坎子山村的牛羊肉、核桃、玉米糁等农特产品,已经上网“飞到千家万户”。相隔150多公里的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同样已尝到电商带动产业扶贫的甜头。

  “平时交流多用语音,常用的字都认识,简单拼打没问题了。”今年45岁的村民郭明凤文化水平不高,识字不多,是村上的贫困户。前年开始在村里的支持下,从在村里卖豆腐“转型”网上开店卖绿松石手工艺品,累计交易额达100万元。“去年赚20万元吧,已经脱贫了。”

  村支书刘廷洲告诉记者,如今的下营村,全村339户、1441人就有139户、600多人从事农村电商。从2014年被阿里巴巴授予湖北首个“淘宝村”称号以来,全村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村电商销售交易额达到了7000多万元。

  下营村是一个普通的秦巴山区村庄,传统上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无法谋生,村民外出打工较多。近几年,依托当地特有的绿松石和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淘宝店、微店等正在兴起。

  “以前村里穷,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现在不仅年轻人回来了,还带着外地媳妇回了村,现在村里外地媳妇就有37个。”刘廷洲说,下营村已经形成了品牌,全村在电商产业带动下,今年就能整村出列脱贫。


  帮扶有组织、有市场,致富要靠自己

  青瓦白墙新砖房,特色水果栽门旁,鸟语花香处处见,人人忙碌奔小康。

  新修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花园姹紫嫣红,垃圾分类收集箱新颖别致。记者近日来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茯苓村李家营,深刻感受到了变化。

  贫困户蒋自发当年的疑虑正在被一一打消。

  三年前听说村里要流转土地建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蒋自发觉得不靠谱:“万一企业不成功,没有活儿怎么办?稻田里栽上了树,以后还怎么改回种水稻?”

  据村支书李万国介绍,村里180户村民流转了950亩土地,每亩水田流转费一年500元。像蒋自发一样不少村民在观光园务工,全村村民一年在园务工收益200多万元。

  观光园总经理李巍告诉记者,公司三年投入4000万元流转山场土地3000余亩,分片建成了果林、绿圃、设施农业,镇政府也投入资金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如今成为鄂西北休闲农家田园观光旅游的新亮点。

  李巍说,未来三年,将继续因户施策,在租赁土地、安排就业、发放工资、学习技术、美化家园等方面保证贫困户优先,力保园区覆盖三个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蒋自发感慨地说:“现在扶贫政策好,扶贫干部、企业老板都很给力,只要人勤快肯做事,就能在家门口赚到钱,希望早点甩掉贫困户帽子。”


内容时间:2017-06-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