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人权起源的国际政治学——评《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

  • 作者:魏磊杰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 报告页数:17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5402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人权研究(第二十卷)
  • 浏览人数:339     下载次数:13

文章摘要

作为可从外部批驳主权民族国家之权利的“人权”,与作为本土公民身份之政治观念的“人的权利”存在本质差别。人权既不是对几个世纪以前的西方资产阶级人道精神的传承,也不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的回应,它在20世纪70年代能够实现颠覆性逆袭只是因为,其他乌托邦幻想在“冷战”中的破灭以及这些幻想向人权乌托邦的转型为这一突围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机会。正确理解当代人权理想的历史起源是思考人权这一乌托邦理想和运动所要继续面对的深层次困境的唯一出路。晚近以来,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民主促进运动,几乎完全政治化了人权,正因如此,作为最后乌托邦的人权未来可能为新的乌托邦所取代。未来我国人权话语的建构路径,应是在对欧美中心主义进行健康祛魅之同时,谋求一种文明相容的具有更高正统性的人权观。

作者简介

魏磊杰:魏磊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