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在全国15个省份开展了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质性调查,访谈190名老年人,以老年人之口,讲述了他们心目中的“好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以及对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的认识。老年人认为的“好的生活”主要包括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等)、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家庭关系(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精神状态(兴趣爱好、社会交往、宗教信仰)等个人生活层面的四大主要内容,老年人还提出“好的生活”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应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显示了生活质量的丰富内涵和生活感受的复杂性。质性研究弥补了量化研究的不足,更深入、全面地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
<<
李晶:1970~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老龄社会学、老年教育、老龄社会政策等。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项目及国家级、部委级课题,曾获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的“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优秀青年学者奖”。
张秋霞:硕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统计师,社会工作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老龄心理学和社会性别平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老龄心理等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部委级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主编),《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副主编)、《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副主编)、《文化养老》(合著)等多部老龄科研书籍,发表老龄科研论文近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