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连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其于2013年3月22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这标志着中俄合作“新纪元”的开始。在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普遍面临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深化中俄两国合作对两国来说都是重大的战略机遇,有助于两国克服世界经济低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同时也可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中俄两国合作领域十分广阔,但要把握好这一重大机遇期,还需突出若干重点领域,而能源合作则是重点领域之一。《联合声明》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地区以及世界的能源安全。”在石油合作方面,中俄两国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而从中国国内能源供求形势来看,深化煤炭合作已是势在必行。再从中国煤炭进口国别结构来看,现有的进口国别结构已显得不可持续,增加俄罗斯煤炭的进口将是构建中国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对中俄两国煤炭合作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
方行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及各级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横向课题十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经济问题》、《改革》等核心学术刊物及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Futuric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著有小说《家国遗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