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中Knobe effect的中日比较研究

文章摘要

当行为产生的外部性为正时,人们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无意为之;反之,当产生负外部性时,人们则认为行为实施者是有意为之。这一意图判断的不对称现象被称为诺布效应(Knobe effect)。本文将实验哲学与实验经济学有机融合起来,以猪肉生产企业为案例,就其生产行为是否有意破坏(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是否有意破坏(改善)猪肉质量安全,分别在中国、日本招募大学生进行意图判断实验,以验证是否存在Knobe effect。为了确保实验参与者回答的真实性,在实验中导入以凯恩斯选美理论(Keynes beauty contest)为基准的金钱报酬机制,并且在行为实施者——企业——实施增加企业盈利的行为前加入了新的构想,即在实验中实验参与者不仅进行了选择,还预测了其他实验参与者的回答,从而检测验证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是否存在Knobe effect现象。本文以猪肉的生产为案例在日本与中国进行了比较研究,获得了四个结论。结论一:当外部性为负时,人们普遍认为猪肉生产者有意图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当外部性为正时,则认为猪肉生产者无意图去改善消费者利益,这一结论证明了Knobe effect跨文化的普遍性;结论二:无论事前是否确切知道外部性所造成的行为结果,仍然存在Knobe effect,但是意图判断与外部性的结果存在依存关系;结论三:对同一事例进行个人意图判断评价和他人对于这一事例的意图判断评价做出预测时,如当外部性为负(正)时,自己对于此外部性认为是有意图的(无意图的),对他人的意图判断评价进行预测倾向于他人也同意或支持自己的判断;结论四:因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即在中国,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中负外部性事例的意图判断程度比环境问题中的高,而在日本则反之,日本更加注重环境方面。

作者简介

周艳: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实验经济学、实验哲学。

朱淀: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吴林海SobeiH.Oda: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SobeiH.Oda: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