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框架

  • 作者:王雅霖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 报告页数:55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40207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与制度保障
  • 浏览人数:25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本章围绕生态化发展的运行基础、运行规律、运行机理、内涵与本质、优势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第一,分析了其运行基础,即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其与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产业系统、生态系统的关系;第二,明确了其运行规律,即需要同时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第三,分析了其运行机理,在论证产业生态化核心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作用对象是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其实现路径则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这种模仿又有两种具体的路径,一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进化机制,二是通过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直接模仿高度协同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方式与作用机制;第四,阐述了其内涵与本质,指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是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第五,分析了生态化发展的优势,它符合民族文化资源特性的要求,能保障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章为探寻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王雅霖:甘肃陇南人,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为兰州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国际法。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出版专著1部,主编图书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