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人民公社化之前农户的借贷需求

  •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 报告页数:2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7762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农户的借贷与信用担保(1930~2010)
  • 浏览人数:261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劳苦大众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广大农户分得了土地、房屋、牲畜等生产、生活性财产,生存与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土地改革中获得生产资料的农户成为个体农户,在高级合作社及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之前的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阶段,农户都是生产经营主体,他们积极投入生产经营,生产性借贷需求随之提高。不过,从农户的借贷用途看,生活性借贷需求仍然是借贷需求的主体,但用于生产方面的借贷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了很大的增加,特别是比较富裕的中农家庭,生产性借贷需求明显高于其他阶级的家庭。除货币借贷外,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还存在实物借贷的现象,在一些特定时期实物借贷还是私人借贷的主要形式。农户实物借贷需求基本上都是生活性借贷需求。

作者简介

赵学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农村经济、金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