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的城市性与居民的关系网络——对关系网络影响因素的再探讨

  • 作者:张云武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 报告页数:12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2637字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
  • 所属图书: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 浏览人数:231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关系网络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在1970年以后登场的以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怀特(Whitte)、林南(Lin)、博特(Burt)、科尔曼(Coleman)、韦尔曼(Wellman)、范德普尔(Van der Poel)等学者为代表提出的网络理论的启发下进行的、旨在明确不同类型关系网络在职业地位获致过程中以及生活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刘林平,2001;翟学伟,2003;阮丹青、周路,1990;张文宏、阮丹青,1999;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的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界,受沃斯以及费舍尔的理论启发、以明确城市性对关系网络的影响为目的的研究,还没有展开在国内社会学界,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过费舍尔的研究成果,但是,是作为社会支持网或社会讨论网论述的。其实,虽然费舍尔是通过与日常生活有关的10个问题考察的关系网络,但是,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明确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支持网,更不可能把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由此看来,国内学者存在误解费舍尔考察关系网络的目的之嫌。,而以明确个人社会特征与关系网络的关联性为目的的研究,则可以举出胡荣的厦门调查和张文宏的北京调查。两位学者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中国社会,社会特征不同的居民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也是不同的。比如,男性、常住人口的网络总量分别多于女性、外来人口,年龄与网络规模呈逆相关,而收入、学历则与网络规模呈正相关(胡荣,2003:62~66);专业行政管理阶层的网络规模以及非亲属网络规模大于工人阶层(张文宏,2005:79)。因此,两位学者的研究,实际上验证了社会特征决定论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