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康德的“外在自由说”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文章摘要

由德性所要求的摆脱一切感性欲求、私利想法,而自作主宰的超越的自由,必须辅以承认、尊重其他人的抉择的自由的法权义务,才可以达成其目的;则此二者虽然有内在与外在自由之不同,即德性义务与法权义务之不同,但因都以自由作为原则,应该可以相通。从此义上说,这两种自由的不同,便不必如牟先生以自我坎陷来表示。坎陷有自我否定之意,而从内在的自由转为外在的自由,并非自我坎陷。而从抉择的自由上通于超越的自由,应该是很顺当的,故康德此外在自由说,可以作为使内圣通外王的线索或中介。

作者简介

杨祖汉: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