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后续产业的社会文化效应

  • 作者:冯雪红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 报告页数:20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5805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三村
  • 浏览人数:25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我们看到和日村在移民搬迁之后,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首先引发了他们生计方式的转变和诸多尝试,整个村庄在其文化传统基础上依托石刻技艺开辟和逐渐兴盛起来的“石刻业”,已成为村民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他们解决生计问题的主要途径,也即靠什么生活。较之在牧区时对牧业的极大依赖,现在的和日村,其新兴产业“石刻业”在村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基本上取代了过去的畜牧业,和日村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显而易见。截至2014年,和日村年人均纯收入4502.8元,这在泽库县这样的全国贫困县中已属于较高收入水平。同时,和日石雕公司自成立以来总收入已达185万元,公司的每户村民每年实现创收7000元。生态移民搬迁带来了产业变革,相应的更深一步的,就是后续产业提升和这些迁移的人群所经历的社会文化适应等关键问题,是如何交互影响并协调共进的。

作者简介

冯雪红:宁夏中宁人,1968年生于宁夏。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副主编。先后于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获学士、硕士、民族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兼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经济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3年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2012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专著《嫁给谁——新疆阿村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民族志》,编著《民族关系的新视角与新探索》,主编《文化共生与区域和谐》《走进乡村人类学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