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中国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中国经验对非洲发展的适用性尚未形成统一和系统的认识。在我们看来,现有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中国经验一般特征的讨论,并试图发现这些特征与影响非洲发展战略的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依附论”的主要区别;第二个层面是总结中国在具体领域中的相关经验,并讨论这些经验对非洲发展的有效性,其中许多中国经验具有创新性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本文试图在丰富的中国发展经验宝库之中,围绕非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这两个层面对中国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提炼。
<<
杨光:记者
安春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副主编、编审,兼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经济、非洲减贫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著述有:《非洲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专著,2010年)、《中非减贫合作与经验分享》(智库报告,2018年)、《中国对非减贫合作:理念演变与实践特点》(论文,2019年)、《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恩施利川篇》(智库报告,2020年)、《中非粮食安全共同体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径》(论文,2022年)、《非洲粮食安全困局及其治理》(论文,2023年)、《自主知识体系视角下的中非减贫合作》(论文,2024年)等。
姚桂梅:
贺文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学者”。南非斯泰伦博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以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2009~2011)。曾在美国耶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瑞典北欧非洲研究所、德国发展研究所以及巴西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研究领域为非洲政治及非洲国际关系。主要著述:《非洲国家民主化进程研究》(独著,2005)、The Balancing Act of China’s Africa Policy(英文论文,2007)、《中国与非洲关系60年》(论文,2009)以及《开展“以人为本”的对非公共外交》(论文,2014)等。
张春宇: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经济、中非经济合作、海洋经济等。出版专著《非洲的债务问题与应对选择研究》、合著《中国海洋金融战略》等,发表《蓝色经济赋能中非“海上丝路”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等多篇学术论文。曾承担外交部欧洲司、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委托研究课题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