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功能理论的历史演变、基本逻辑框架以及对社会工作的影响(1937~2010)

  • 作者:童敏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 报告页数:24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5629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一辑
  • 浏览人数:249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功能理论是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是社会工作者希望从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依附中摆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一次积极的理论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功能理论的研究非常少,特别是在国内,几乎无人问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功能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并且对功能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框架、主要概念以及对之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期对功能理论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

童敏: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社会工作实务特约专家、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厅和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00多篇,英文论文数篇,出版论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民政部以及横向的社会工作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