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所确立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要求,在美丽宜居基础上,强调了平安乡村与和谐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乡村的和美宜居不仅有赖于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能力的提升,也对乡村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技术通过其网络联通、信息赋能及社会包容等作用机制赋能农村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不仅能有效提升农村医疗、教育服务和环境卫生治理水平,而且能强化基层民主监督与自主治理能力,为和美宜居乡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本章在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的主要实现路径基础上,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分别选取一个县作为案例,对其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描述,以便更为直观地呈现我国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地域特色和区域间差异。最后,基于对三个案例的观察,本章对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困难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王明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艳红: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22-2025)。主要从事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与广义可持续发展领域(资源环境保护、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数字经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3部,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