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治理是一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亿万干部、民众参与的探索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海宁、义乌、温岭已经创造具有借鉴意义的乡村社会治理经验,而遍及浙江全省的美丽乡村更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生活的景象。但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未展开其全部丰富的内涵,乡村社会治理还在进行中。本文通过对浙江海宁、义乌、温岭等地的田野研究,探讨了乡村社会治理在应对新时代挑战、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内在逻辑,强调了乡村社会治理不仅是对乡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应对策略,更是一个深度变革乡村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个体身份的综合性过程。这一过程通过扬弃传统村落社会的某些消极要素,继承和发扬其中积极的传统美德,塑造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遵循法治精神、具备现代公民素质的新一代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
张乐天: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民公社、社会文化人类学、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等。籍贯:浙江海宁 出生年月:1949年担任职务: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商大学中外话语研究院特聘教授荣誉历程:《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和《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分别获得1996年和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与三等奖。1993年以来,曾二十多次赴日本、美国等国家与香港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学术访问。代表成果:《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张乐天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2005年;《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 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再版,2001年。 曾经组织的科研项目有 “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与重建”(教育部985文科基地重大项目); “麦当劳员工行为方式研究”(横向委托项目)等。主要的代表作品:2008. “Surviving the Crisis: Adaptive Wisdom, Coping Mechanisms and Local Responses to Avian Influenza Threats in Haining, China.” 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 Vol.15(1).2007.《社会工作概论》(主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道德、仪式与农民的行为――对50年代初期浙北一个村落的文化解读”,载《中国研究》(周晓虹、谢曙光主编)春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社会学研究》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