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理论逻辑

  •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 报告页数:29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5348字 所属丛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 浏览人数:58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被学者以不同方式表述着,但总体说来,学者们基本不会否认农业正在从延续千年的通过反复投入劳动力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增加资本投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生产模式转型这一“特征事实”。结合诺斯等人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特征事实”可以更一般地表述为:非农部门通过与农业部门竞争劳动力,向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学品等“新型”生产要素,以及后期反哺式地提供廉价的资本,改变了农业要素的相对价格,并引致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要素结构变化及制度演化,诱发了当代中国农业在生产方式、土地经营规模、产权制度等方面全方位的转型。

作者简介

罗浩轩:博士,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学西部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长期致力于探索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的作用机制,着重观察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农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曾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曾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文摘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