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综合环境指数的指标构建
中原经济区是在各种环境下成长发展的,因此综合环境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构建指标的时候加入该指标的初衷。综合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开放环境、人文环境等,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以及高度相关性,在该指数中,综合环境指数着重从经济环境和开放程度两个方面来评价该区域的整体环境发展水平。
5.1.1 经济环境指数衡量指标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等。中原经济区经济环境指数从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环境质量的高低。之所以用人均值指标,是因为人均值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综合指标,它不仅考虑了经济总量的大小,而且考虑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环境指数包括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及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5个四级指标。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大体上来说,城镇居民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这几项之和扣除个人所得税后便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因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常住人口之比就构成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用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农村人均纯收入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农民纯收入与常住人口之比就构成了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用来观察农民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