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3~2021年全国共同富裕指数
所属图书:中国共同富裕研究报告(2023)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与指数测算(2013~2021)

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内容与含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但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更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543页。这为我们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展望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经济学意义的角度分析,“共同富裕”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和财富的拥有程度。共同富裕,不仅指现代货币意义上的收入和财产,还涵盖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双重增长目标,即覆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全方位的进步与提升。为此,设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上述目标特别是《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本报告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共同富裕研究报告(2022)》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补充,旨在为全国以及浙江省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报告将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居民收入与财产、公共产品可及性、人民生活质量、收入分配公平度和生命健康7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是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经济发展指标是按照《纲要》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