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专业化产业评估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2008)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关键词:
泛珠三角地域分工与专业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引言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可能性,反映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以及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向。而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则更进一步阐述了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区域分工和经济活动的区域空间分布的,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的差异,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具体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上,则认为各地区应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这样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提高区域整体的福利水平。

基于上述的推论分析,区域分工是指区域内各方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同时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区域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合理的区域分工,可以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合作参与各方共同倡导“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品牌,提高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要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就必须深入分析泛珠三角各省区在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