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一)四川人口红利期接近消失
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计算口径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两种。国际标准为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国内标准为15~59岁和60岁及以上。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国际、国内标准不同,所以人口红利期也就不一样。
按照国际标准计算,2010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5796.5万人,2013年增加到5830.6万人。之后缓慢减少,2016年减少为5775.1万人,比2013年减少55.5万人。总抚养系数2010年为38.73%,2016年上升为43.06%,仍处于人口红利期。根据预测,2020年全省人口总抚养系数将达到50.87%。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四川人口红利期到2020年结束(见图1)。
图1 2010年~2030年四川人口总抚养系数
从国内标准看,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假如劳动年龄人口为15~60岁,老年人口为60岁及以上,则四川人口总抚养系数2013年达到49.02%,2014年人口红利消失;如果劳动年龄人口为15~61岁,老年人口为62岁及以上,则人口总抚养系数2014年达到47.46%,2015年人口红利消失;若劳动年龄人口为15~63岁,老年人口为64岁及以上,则人口总抚养系数2016年达到49.75%,2017年人口红利消失。
(二)地区间人口红利差异较大
分地区看人口红利差异较大。2015年成都市0~14岁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分别较全省平均水平低8.66和4.30个百分点,总抚养系数只有27.5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37个百分点,处于人口年龄的“黄金时期”。除此之外,自贡、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