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人类对于贫困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进的。对贫困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入和丰富。最初,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主要局限于避免饥饿和营养不良这一贫困的内核。1901年,英国学者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开始用收入来定义英国的贫困。1963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桑斯基(Mollie Orshansky)开始用收入来定义美国的贫困。1981年,世界银行开始对各发展中国家进行消费和收入贫困测算。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公布了基于Sabina Alkire等测量的多维贫困指数(MPI),拓展了人类发展理论对贫困的测量。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把全球广泛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分为两类:收入/消费标准和多维贫困指数。本章系统地介绍这两类标准,并分析根据这两类标准测算出的全球贫困状况,最后结合中国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对中国的贫困标准进行讨论。
收入/消费标准
英国是最早制定收入贫困标准的国家,之后美国也开始制定收入贫困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收入贫困标准。这给世界银行测算全球贫困提供了数据基础,世界银行开始测算世界贫困标准。因此,本部分首先回顾英国和美国的贫困标准及其变化以及中国贫困线的变化;其次,分析世界银行贫困标准及其调整;最后,给出按照世界银行每天1.9美元标准的全球贫困状况。
(一)英国和美国的收入贫困标准
1.英国的贫困标准及其变化
英国学者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在其1901年的著作《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中,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子”(shopping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