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9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关键词:
“入世”十年:中国农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全球化对中国的农民和农业的影响相互关联,不可能割裂开来谈。本文第一部分从农产品贸易角度谈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第二部分从农业经营体制角度谈全球化对中国农民(农业劳动者)的影响;第三部分谈深化改革,抑制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农产品贸易角度谈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以“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中国农业的全球化导致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量大增,促进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以市场化、商品化、区域化和专业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的过渡,纵向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

(一)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中国土地和水资源稀缺,而农村劳动力充裕,适当进口一部分土地密集型和消耗水资源的农产品,等于进口了土地和水,如能大量出口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等于大量出口了劳动力,从而改变中国农业地少人多的劣势。在中国加入WTO后这种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

1.“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量大增,但由顺差转为逆差,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下降

全球化意味着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已经被纳入全球的框架,与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生密切的联系。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务农劳动者收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已逐步显现。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中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0.9%上升到2004年的6.2%;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1.8%上升到2003年的3.8%。根据商务部统计口径的测算,1995~2004年,中国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