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第一节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概况
(一)1993~2006年出口创汇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柳州市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外经贸工作。从1993年开始,柳州市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办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善柳州市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实施外向牵动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把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扩大出口创汇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柳州市的工业优势。在抓好五金矿产有色金属、化工医药类等重点大宗出口商品的同时,结合国际市场和柳州市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扩大机电产品和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重点抓好锡、锌、铝、锑及合金出口,加大装载机、汽车、空压机出口力度。柳州市的出口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出口额快速增长,但起伏波动较大
2006年,柳州市实际出口额45842.86万美元,在全广西排名第一。2006年与1992年相比,实际出口额增长36035.86万美元。1992~2006年柳州市年出口额平均增长13.02%。1993~2006年14年中柳州市的外贸出口整体呈逐步递增趋势,增长最多的是2006年,比上年增长40.62%。但在这14年中增长不均衡,且在1996年、2001年和2002年出现下降情况。下降最多的是2002年,比上年下降了20.66个百分点(见表7-1)。
2.出口商品品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1992年以前,柳州市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轻工产品和化工产品。
表7-1 1992~2006年柳州市外贸出口情况
2004年以后,柳州市五金矿产有色金属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出口产品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