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规模性返贫风险

菲律宾的农业发展:经验与教训

本文内容包括菲律宾农业发展轨迹、不同时期的农业开发战略、 菲律宾农业滞后发展的经验教训。

作者:沈红芳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浅谈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农轻重关系

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要依赖当时的主干产业即棉纺工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主干产业的棉纺业,又依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农村、农民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和制约了现代部门的发展。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美棉推广与20世纪20、30年代的乌江实验区

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在30年代全国的农业推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堪有样板之称。而美棉推广也是实验区农业推广最重要最为深入的内容。为此,本文选择了该区作为考察对象,以美棉推广作为线索展开论述。希望借此深入理解当时的农业推广的形式与过程,农业推广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业推广在整个乡村建设中的地位。

作者:朱庆葆 牛力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民国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20世纪20、30年代,农村经济濒临破产,流民问题异乎寻常的严重,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于焉兴起。在这场运动中,社会各界上下求索,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虽然许多尝试无果而终,但却有着其自身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发掘。要说明的是,对运动本身的研究,并非本文的任务,流派庞杂,亦非此处所能一一缕析,即使同一流派,理论要点亦有不同,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里仅从...

作者:池子华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明代荒政文献中的饥民生活描写

明代是中国古代荒政制度上走向完备的时期,也是荒政文献的大发展时期,表现为荒政文献大量涌现,内容极其丰富。这些文献不仅从制度上对救荒制度与措施进行了详尽的记载,也对当时的灾民生活留下不少真切感人的记录。本文通过《丛书集成初编》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留存的一共11部明代荒政文献,窥见明代灾荒背景下的饥民生活实态。

作者:周致元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东晋南朝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

自永嘉之乱以后,全国又陷入了大分裂的局面。淮河流域成为南北政权争夺的战场,农业生产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稍作具体考察就会发现南北政权对这一时期的流域经济并非毫无建树。在各个休战阶段,南北政权为了解决军食民食,加强自身力量,巩固地盘,并伺机攻灭对方,都因时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在特殊形势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也是一笔值得记取...

作者:王鑫义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

在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集权体制根深蒂固的中国,确立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非常不易,它是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由邓小平做出果断决策、经过吴敬琏等经济学家的艰苦探索和勇敢坚持才得以实现的。中国已有的经济增长得益于此,而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也唯有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

作者:钟祥财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研究了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

作者:韦苇 杨卫军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