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2001年,德吉新村共实现搬迁群众148户,712人。2007年底,德吉新村农牧民群众已经扩大到167户,743人,其中,男356人、女387人。搬迁后,德吉新村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每个村民小组管辖村民近20户、约100人。目前,德吉新村167户农户中,全部是由西藏本地藏族人民组成,没有一户汉族与其他民族农户落户德吉新村在西藏农牧区各地,几乎是全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德吉新...
朗赛岭提灌站于2001年1月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朗赛岭开发区内的1.9万亩耕地、荒地、沙地、河滩等土地 ,可以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为今后德吉新村顺利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朗赛岭提灌站工程顺利建设 ,既能充分改善德吉新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有效改善朗赛岭开发区生态环境,改良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迅速增加搬迁群众的家庭收入。
由于德吉新村搬迁群众多数是以青少年与中年阶段农牧民群众为主,老年人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从德吉新村现有人口素质的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处于良好状态。据笔者在德吉新村调研获悉,2006年,德吉新村全村743人中只有1人生病住院,其他农牧民群众不过发生一些日常小病 ,如感冒、痢疾等,在朗赛岭卫生所可以就近解决。据布琼医生讲,德吉新村搬迁群众日常所生小病多与村民的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西藏农牧民群众几乎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德吉新村搬迁群众也是如此。从德吉新村搬迁群众信教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信仰藏传佛教为主,还没有搬迁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他教派的情况。
本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德吉新村各项社会事业: 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 农牧业科技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建设.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分析视角
本文记录了对德吉新村31户搬迁群众入户访谈笔录。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