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调查地鄂东两县的农民文化生活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离美好家园的实现,还任重道远。通过对两县的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每年安排1亿元品牌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配套出台奖励扶持政策。编印了《海南省农业行业地方标准》,出台农业地方标准202项,集中连片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创建行动,建设标准化示范园866个。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589个。建成省植物医院,辐射带动55万亩基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
赞比亚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为建立一个有利的环境,帮助农民从小生产者逐渐成长为中等规模生产者而实施了各种项目和计划,然而现实与这个目标仍相距甚远。不可否认,农业是赞比亚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农业增长是赞比亚实现减贫最为清晰的路径。众所周知,农业和减贫关系密不可分,但近十多年来对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仍然匮乏。公共投资不足所带来的种种制约对小农生产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抑制了...
本文的内容是赞比亚农业发展及其对小农生计的影响背景。分别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内容。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标是评估赞比亚发展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小农户和小生产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本文的内容是赞比亚农业部门概况,首先梳理了农业部门的发展变迁,接着探讨了小农户参与的相关问题,最后介绍了关键性成果指标等内容。
本文探讨的是赞比亚农业投资,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2年发表的《赞比亚投资政策评估》,投资政策的全面性直接影响到投资水平,包括当地投资和外国投资。透明性、产权保护和非歧视原则是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所需的关键性投资政策原则。
本文的内容是关于赞比亚农业的总结与建议,赞比亚农业部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应当更多地关注小农生产者。小农约占农民的70%,主导了玉米、谷子、小米、花生和棉花的种植。本研究确认了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保证提高小农生产力。另外一个明显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薄弱。报告中指出,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土地所有权,只有37.5%的受访者表示拥有土地所有权契...
2013年,河南农业生产经受住了高温干旱、禽流感暴发、生猪养殖亏损等多重考验,实现稳定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74亿斤,实现连续10年增产、连续8年超过千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在波动中增长,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平稳,新型农业组织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望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根据河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一般约束条件,未来一个时期河南农业经营的基础规模依然很小。在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能够满足的条件较多,大规模公司化经营农场能够满足的条件较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中期目标,应该是建立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基础,以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为骨干,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进而实现其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带来“多赢”效应,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却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群体”。本文以驻马店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现状作为实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