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样本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农户福利水平并不像政策预期那样得到很大提高;从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因素来看,榆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对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家庭农业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梅河口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
本章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方法和Tobit回归分析法对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6~2017年榆树市金融机构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大部分金融机构运营网点并未达到有效状态,且有效状态下的运营网点呈减少趋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业人口密度、不良贷款率对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银行客户经理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意愿、前景预测、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整体上银行客户经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办理意愿较高;抵押土地特征、金融机构及业务特征、地方金融环境特征均对银行客户经理的满意度产生影响;抵押贷款办理手续复杂程度、风险评估机构与体系健全程度、抵押贷款业务前景、抵押贷款业务量、法律法规健全程度对...
本文提出了提升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效果的具体政策建议与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构建土地经营权交易平台;以供给侧改革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
本文首先总结了实地调研的结论,包括农户、银行客户经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整体满意度以及贷款业务对于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情况;其次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认为有必要扩大研究区域,针对吉林省多个试点地区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这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当前,我国老龄化已经呈现速度快、规模大、形势严峻的特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老年人口统计数据,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农村老年总人口约为1.08亿人,农村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万人,占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空巢老人是老年...
本文首先描述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现状以及相关的救助制度,发现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其次总结了相关研究综述,最后确定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本文介绍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需求及救助现状,主要内容为西部农村特困儿童权利实现程度实地调研。首先,本文介绍了以“需求满足”为主题的调查方案和信息采集方式。其次,本文阐述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的家庭背景以及获得救助现状。最后,本文阐述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的社会特征、社会权利实现状态以及需求现状。
本文概述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中的民族互济性。首先,本文以西部农村地区的彝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民族文化中的社会互济因素。其次,本文在社会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文化中互济因素对社会救助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应将社会工作介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救助中,构建适应民族文化的社会工作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救助功能。
首先,本文梳理了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福利的相关政策和其历史发展变迁。其次,本文在对西部特困儿童的入户调查中,分析了社会救助工作体系的民族性以及社会救助政策的特殊性问题。最后,本文通过政策评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强调要围绕精准型儿童福利制度、精确化儿童救助体系和精密化儿童服务机制等方面来进行全面创新和重点突破。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