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路径

部门发展与中国未来的扶贫:挑战与对策

(1)农村贫困群体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问题。中国1978~2002年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1978~2003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9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降到3.1%,年均下降7.9%(见图5-1)。

作者:林万龙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扶贫的制度安排与治理问题

中国有针对性的扶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农村开始的,城市的贫困问题直到90年代中期随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工人下岗和失业问题的产生才开始受到重视。由于50年代以来实施的严格区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城乡分割。城市人口一直享受由国家和工作单位提供的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退休金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而农村人口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主要由家庭和社区负责...

作者:汪三贵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扶贫的制度安排与治理问题

中国有针对性的扶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农村开始的,城市的贫困问题直到90年代中期随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工人下岗和失业问题的产生才开始受到重视。由于50年代以来实施的严格区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城乡分割。城市人口一直享受由国家和工作单位提供的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退休金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而农村人口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主要由家庭和社区负责...

作者:汪三贵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妇女连环脱贫与扶贫模式

山西省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50个,其中贫困人口381万,妇女占一半,具有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并存的基本特征。基于对本省贫困现状的清晰认识,山西省各级妇联组织,在发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打好扶贫攻坚战中,选准了自己的主攻方向,即:以家庭为突破口,以妇女为核心,走出一条“扶贫到户,连环脱贫,滚动发展”的新路子。研究探讨这种模式,对于妇联组织更加有效地率领妇女实施反贫...

作者:山西省妇联调研室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扶贫实践中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妇女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妇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贡献,所形成的妇女与发展理论,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发展问题。其目标就是设法使现代化进程更趋向于使妇女受益。性别与发展理论是妇女与发展理论的深化,它认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不仅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且他们的现实利益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性别利益。性别利益反映到计划框架中就成为了性别需求。摩塞于1989年提...

作者:齐顾波 李小云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市场经济、不完全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

市场经济现象自近现代以来出现了众多的理论解释,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事实是,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私有制经济模式相联系的,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解释也主要局限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分析。自亚当·斯密开创了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来,西方经济学学者坚持认为,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在于私有制。

作者:万明国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多年以来,福利制度作为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经济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研究福利国家也相应成为各个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涉猎的“公有地”。一般而论,对福利国家的研究有狭义的和广义两种方法。持狭义观点的人将福利国家理解为传统的社会改良政策领域,如收入转移和社会服务。而广义的观点则从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视角提出问题,其主要兴趣集中于国家...

作者:万明国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成熟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如果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没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那么《旧济贫法》式的社会政策也许就会向中国旧王朝时期的“社仓”、“义仓”、“善堂”那样的社会设施一样,经千年而屡用不辍了。正是由于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市场失灵),国家开始承诺社会责任并深化为福利国家的形成。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和社会影响因素的不同,尽管处于相同或者相近市场经济发展条件,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社会政策措...

作者:万明国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