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其表现类型在很大程度上由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特征决定。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2%,山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8%。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特点,山区是我国泥石流、滑坡、崩塌及山洪等山地型自然灾害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和高发区。与全国其他山区相比,我国西部山区,特别是一些岩层破碎...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类就随着环境的变迁不断进行迁移,并在迁移中进化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口迁移都源于经济的、社会的或政治的因素。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加剧,由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也在不断增多。所谓灾害移民,就是指各种灾害导致的人口被迫迁移(displacement)。灾害移民既可以指因灾而迁移的人口,也可以...
山地是地球表面一个独特的地貌类型和地理单元。由于山地是一个三维系统,其自身的势能作用使山地系统异常复杂和动态多变,即山地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山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区域。山区自然灾害不仅会给山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常常会使当地社区和群众陷入贫困状态。与城镇相比,分布于山区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居住分散,经济基础弱,防灾意识差,...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后备耕地资源日渐缩小,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陕南秦巴山区是我国典型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也是我国典型的连片贫困区,耕地资源数量少,优质高产耕地资源稀缺。随着陕南经济发展,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空间挤压和多发山地灾害的双重压力,粮食产量呈...
本文以灾害风险感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灾害导致的移民搬迁决策和搬迁行为,具体包括我国西部山区受灾农户家庭主要成员的灾害风险感知情况,对搬迁安置这一政策的认知情况、接受程度,及最终所采取的实际搬迁行为。由于个体特征差异,人们对灾害的态度及采取的后续行动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是基于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的调查,对西部山地灾害多发区受灾搬迁农户生计重建研究,主要包括:一、研究区概况;二、灾后农户搬迁安置;三、可持续生计理论;四、已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五、因灾搬迁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问题;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安康市位于我国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属我国典型的山地灾害多发且连片贫困区。大竹园镇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西南部,距安康城区68.5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其面积为46.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23人/平方公里。大竹园镇农业人口比重达到85%,属西部典型农业镇。大竹园镇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已成为该镇主要产业之一。本文是以安康市大竹园镇七堰村为例,对西部山区灾害移民...
2010年8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流域突降强暴雨,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将沿途村庄和城区夷为平地,摧毁了沿途民居楼房,毁坏了大量农田。泥石流还冲进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将半个舟曲县县城淹没水中。此次泥石流流速快、流量大、规模超大,发生于半夜,且表现为山洪—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形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1511人遇难,...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