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袁缉辉
文章首先回顾分析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重大减灾行动。其次对今后十年中国减灾工作的展望。最后文章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后续行动提供了建议。
文章总结了50年来我国优抚的基本经验,主要从正确把握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关系,认真做好优抚与社会保障体系衔接工作、正确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正确把握优抚保障与党和国家整体工作之间关系,认真研究优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国家、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方面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理论界及有关部门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便是如何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人士队伍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过程、特点及相关方面作一些回顾和探讨,以期对促进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
当“ 乡村银行”(GB)在孟加拉的一个新地区建立时,它不是两手空空的。在与无地穷人不断相互交往的过程中,GB已发展了17年。它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这些项目不是强加给人们的。它仅仅是一个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的新的参与过程的开端,这一过程根据当地条件、特征和需求将不断完善。事实上,它是活跃分子,但不是短期行为,也不与国家对抗。它注重实效而又善于随机应变,但不放弃原则或目...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